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增强CT为参照,探讨慢性肝病不同肝功能患者普美显增强MRI对肝内占位流出征象显示的准确性,以及门静脉期或过渡期观察流出征象对典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准确性。对象和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因怀疑肝内占位同时进行增强CT及普美显增强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1周)的31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肝功能分为3组:Child-Pugh A级(CPA)组(男159例,女68例,56.0±10.3岁)、Child-Pugh B级(CPB)组(男45例,女23例,56.3±10.3岁)、Child-Pugh C级(CPC)组(男16例,女7例,53.6±11.8岁)。2名具有腹部系统诊断经验且接受过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指南培训的影像医师在同一工作站上独立、盲法观察每个病灶的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过渡期流出特征,1名具有20年腹部系统诊断经验的主任医师对所有肝内占位进行全面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后给出定性诊断结果:典型HCC及其他占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组间年龄及肝内占位大小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位阅片者对肝内占位强化特征评估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组间性别差异、不同肝功能分级组内两种检查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肝内占位门静脉期、过渡期/延迟期显示流出征象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组两种检查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门静脉期流出或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延迟期/过渡期流出对典型HCC的诊断效能,采用De Long检验比较AUC值的差异。结果:(1)增强CT门静脉期与延迟期流出征象显示:CPA组与CPB组患者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门静脉期流出征象出现比例均低于延迟期(P<0.01、P=0.021);CPC组患者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门静脉期流出征象出现比例虽低于延迟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2)普美显增强MRI门静脉期与过渡期流出征象显示:CPA组、CPB组与CPC组患者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门静脉期流出征象出现比例均低于过渡期流出征象(P<0.01、P<0.01、P=0.026)。(3)门静脉期观察流出征象:CPA组与CPC组患者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流出征象的出现比例均明显低于增强CT(P<0.01、P=0.0296);CPB组患者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门静脉期流出征象的出现比例虽低于增强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4)延迟期/过渡期观察流出征象:CPA组、CPB组与CPC组患者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过渡期/延迟期流出征象在普美显增强MRI与增强CT中出现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178、P=1.000、P=1.000)。(5)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门静脉期流出征象诊断典型HCC的准确性:CPA组、CPB组与CPC组患者普美显增强MRI与增强CT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4494、P=0.3048、P=0.2586)。(6)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过渡期/延迟期流出征象诊断典型HCC的准确性:CPA组、CPB组与CPC组患者普美显增强MRI与增强CT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6709、P=0.3173、P=1.0000)。(7)增强CT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门静脉期流出征象与联合延迟期流出征象诊断典型HCC的准确性:CPA组、CPB组与CPC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1610、P=0.8965、P=0.0578)。(8)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门静脉期流出征象与联合过渡期流出征象诊断典型HCC的准确性:CPA组与CPB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1724、P=0.5102),但联合门静脉期流出征象的敏感度(70.06%、74.47%)低于联合过渡期流出征象(91.71%、93.61%),而特异度(82.40%、81.40%)高于联合过渡期流出征象(53.60%、67.44%);CPC组患者动脉期非环形强化联合门静脉期流出征象诊断典型HCC的准确性明显低于联合过渡期流出征象(P=0.0152)。结论:以增强CT为参照,慢性肝病患者普美显增强MRI门静脉期与过渡期并未对肝内占位的流出征象过度显示。对于动脉期非环形强化的肝内占位,肝功能CPA和CPB患者,推荐采用门静脉期观察流出征象;对于肝功能CPC患者,推荐过渡期观察流出征象。但对于需提高诊断敏感度的高危HCC患者,肝功能CPA和CPB患者则推荐采用过渡期观察流出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