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汉,何为正统,南宋之前,议论纷纷;朱熹之后,议论遂定。朱熹上承习凿齿之“不应曹魏、以魏为正统”的“三恪论”,下启郝经等重修三国正统观的《续后汉书》,继而影响文学创作(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从朱熹对蜀汉正统理论阐述中,可以推断出他的评判标准及形成因素。三国历史人才荟萃,名流汇聚,朱熹却只“钟情”于诸葛亮。在三国史论中,诸葛亮是其议论最多、评价最高的三国人物。并非因为他的奇谋伟略,而是因其对蜀汉至死不渝的忠诚之义。为此,朱熹还给予了特别“宽容”:评价同施法家之术的李斯时则刻薄少恩,刑罚太过;在论诸葛亮时,则认为法家乃治国之必要措施;一向反对苏轼等人充斥权谋之说于文章之中,但却支持诸葛亮施行权谋之法来治国安邦。对诸葛亮的溢美之词并非朱熹一厢情愿之说,朱熹论诸葛亮之前提,是心正。朱熹认为诸葛亮不管行严刑峻法来治国还是施行权谋夺荆益之地,都是出于正义之心,乃不失儒家风范之作为。诸葛亮将兴复汉室的理想贯之一生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后出师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先后辅二主,忠心可鉴,天地动容。然而五丈原的凄凄秋风,却为这位千古名相,划上了悲壮的休止符。让多少年来,志士仁人遗恨不已。朱熹叩问苍天,发出“天意竟莫回,王土不偏昌”的悲叹。汉末距南宋虽时代久远,但党锢之害却远未消除。南宋多次党禁之下,所谓名节者,多徒有虚名、得过且过之辈。这让致力于正朝廷、正君心的朱熹不得不关注汉末党锢之利害缘由。朱熹既对党锢受害者深表同情,但对他们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之行为又带有谴责;欣赏死节者的忠义之举,而严厉批判了丧失气节之所谓“名士”荀彧、陈寔之流;并总结了党锢之愈演愈烈至无可挽回之缘由:军权旁落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朱熹史论是南宋社会政治下的产物。其史论多结合当时重大社会问题而阐发,因此,朱熹史论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语言上,不以文采著称,而以通俗见长,往往言简意赅,白话为主;在思想上,充满理学说教色彩,辅以深刻见解,务实性强;内容上,史论中夹杂对现实之评判,古今对比,指陈时弊,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