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奢侈品最早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而奢侈品热潮则开始于2004—2005年。针对当前的奢侈品消费热,文章的研究兴趣在于,奢侈品消费群体是否如一般想象中的来自于相对稳定的经济上层,如果不是,他们内部存在着什么样的群体分化?而分化的群体又是如何达成其社会认同的?论文以奢侈品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布迪厄的区隔理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并选择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作为方法论指导,将“奢侈品消费”作为一个戏剧理论中“前台”的分析单位,选取北京的奢侈品消费中心——国贸商城中的某奢侈品牌X为研究个案,进行近两个月的实地观察与访谈,以符号消费理论的视角观察奢侈品消费人群的内部分化及其对身份认同的不同诉求与建构。研究发现,在奢侈品消费的情境中,奢侈品消费群体分化为三个主要的群体,呈现金字塔的分布态势。自上而下为奢侈品消费群体中的“上层”、“新贵”以及上层和新贵身后的“大多数”。其中,上层及新贵是奢侈品实际购买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处于其后的“大多数”却以最大的人数活跃在奢侈品世界中。上层拥有丰裕的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发展了相对自由的“奢侈品味”。新贵是新兴的富裕群体,奢侈品在其消费实践中是金额的代表,也是毫不掩饰甚至略加夸张的经济地位的象征。“大多数”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充满矛盾和戏剧化的表演,他们在各自对上层的想象中实践着主观建构中的身份认同。本研究认为,奢侈品是消费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虚饰性符号。奢侈品被广泛的接受并追逐,恰恰反映了这一消费群体的虚饰性。“新贵”与“大多数”意图在奢侈品消费中获得的社会认同是一种主观的构建,以满足其对于“上层”生活方式的想象,而非事实上的社会地位。奢侈品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区隔的符号,迫使人们接受其意义系统与内部秩序,消费群体表现出虚饰性。而这并不妨碍奢侈品消费中已经形成和继续强大的区隔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