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农村大量年轻人口迁移城镇,使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在一切社会形态下都普遍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由于中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其突出。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老年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角。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早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本文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中国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人口老龄化和农业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其次,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特征及趋势,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农业劳动力文化状况,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差异等描述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再次,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后,结合全文分析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外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远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这种差距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要素逐年增长,但小规模经营仍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降低农业生产率,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间接引起农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的提高,消弱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进而间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实证研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借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科技优先应用等优势,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缓解老年人口带来的部分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为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冲击,本文提出持续发展城镇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装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