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甘肃省景泰灌区盐碱地上种植的枸杞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其营养器官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以及盐分离子,如Na+、K+和Cl-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另外,还动态监测了在枸杞种植条件下土壤盐分离子的季节变化和微地形对土壤盐分离子再分布的影响。旨在揭示枸杞适应盐碱地的的生理生态机制,以及它对土壤盐分离子再分布的影响,为在内陆地区大面积地推广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药材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枸杞适应盐生境的重要机制在于它具有渗透调节功能,盐分离子和有机渗透物质共存,但它们在枸杞体内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盐分离子主要在枸杞地上部分积累,而有机渗透物质则在其地下部分积累,两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2.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枸杞其营养器官中Na+、K+和Cl-三种离子的分布规律相似,均为叶片>茎>根,但三者在成、幼叶之间的分布却有所不同:成叶中的Na+和Cl-的含量为0.64%和0.32%,分别是幼叶中的1.39 倍和1.45 倍,而K+在成叶中含量(0.18%)却低于幼叶(0.65%),表明Na+和Cl-主要分布在枸杞代谢活性低的成熟组织中,K+却分布在代谢活性高的组织中。幼叶和茎是枸杞的K+库,而成叶和根部是Na+库,尤以成叶重要。3.枸杞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分布为根>茎>叶,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分布却为根>叶>茎,两者在地上部存在相互补充现象。MDA 在枸杞地下部分的含量大于地上部分,刚好与上述两种有机物质的分布相反,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4.一年生枸杞叶片的肉质性最高,分别是四年生枸杞叶片和桑树叶片的1.25 倍和2.20倍。通过相关分析,枸杞叶片肉质性与Cl-成显著正相关(R2=0.951)。5.树龄的不同导致了枸杞各营养器官中上述各生理指标和离子的差别。四年生枸杞同一年生枸杞相比,叶片和根中Na+、Cl-平均含量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5.00%、24.14%和137.50%、60.00%,Na+/K+比也显著降低,叶片、茎和根中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1.12%、202.82%和236.36%。随枸杞树龄的增加,脯氨酸平均含量在叶片和茎中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8.05%和137.59%,而在根中却下降了14.85%;可溶性糖在四年生枸杞叶片和根中的平均含量较一年生枸杞分别增加了21.75%和12.19%,而茎中的含量减少了11.12%;同一年生枸杞相比,四年生枸杞根和茎中MDA 含量为低,叶片中MDA 含量为高;叶绿素含量随枸杞树龄的增加先大幅增加,随后又减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