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作品著作人格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著作都是立足于前人的智慧,进而发展的创作,书信也不例外,尤其是名人名家的书信,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艺术价值。为促进文化的发展,确实有鼓励创作及保护权利的必要,著作权法就是为了鼓励著作,以促进文化发展而制定的。在著作权保护当中,著作人格权是其基础,但在我国,著作人格权在法律规定中并没有以一个整体概念而独立出现,这样就造成了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书信这种特殊的作品,不仅要照顾到著作权人的人格利益,在赋予著作人专有的权利以鼓励其创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公众的利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是如何保障著作者的人格权益,尤其是在书信这种特殊的作品当中。基于我国著作人格权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及对其它国家地区的相关立法借鉴,拟以国内广为传播的“钱钟书书信拍卖纠纷案”为例,对著作人格权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下列几点看法:一、著作人格权具有不同于一般民法上的人格权特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法律价值,应该将其独立出来。关于著作人格权的确立,不仅应在学术界进行广泛讨论,而且应该在立法及司法活动中体现出来。著作人格权属于人身权的范畴,但是它与普通人格权与身份权有着较大差异,应该属于与普通人格权与身份权并列的一种独立的人身权。二、书信具有与其它作品不同的特点,它不仅属于文字作品,而且对于某些名人的书信,还具有艺术价值,兼有美术作品的性质,所以对它的著作人格权的保护,不仅涉及到各权利之间的冲突,如公开发表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书信物权与著作权的冲突,还涉及到对作者权益保护与大众有效利用先人著作享用文化福利之间的矛盾。三、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对书信作品著作权人及其继承人的相关权益的保护,已予确认,但对是否可能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则未作具体规定。笔者认为因著作人格权是人身权的一种,侵犯著作人格权当然会给权利主体造成精神上的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引入民法一般规则,在法律规范体系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四、结合钱钟书案件,笔者提出了完善书信作品著作人格权的思路与方案,认为应将书信作为特殊作品来看待,应在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对著作人格权的行使规则进行细化。
其他文献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颁布实施,解决了“预约能否作为正式的法律概念引入法律”的争议问题,赋予了“预约”法律的地位,同时明确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日新月异,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数据流量随之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终生学习成为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
近些年,不少学者开始对成本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成本费用与收入并不总是按着某一固定比例进行变化的。当收入下降时,成本费用下降的幅度要小于收入上升时成本费用增加的
以中国知网“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3303篇关于幼儿园研究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学位授予年度、授予单位、学科专业、主题、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6个维度为分析
本文开发了一种阶梯位印制插头的制作新方法。即普通PP开窗压合后,经激光控深切割开盖,同时在阶梯位粘贴高温保护胶带。该方法不但解决了传统法因使用低流动PP压合+控深铣开
主观幸福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幸福感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本次研究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邢占军主编
周边外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中历来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历届的中国政府力图
采用有机相法制备了VPO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种类及其配比、溶剂移出时间及移出量、磷酸浓度及磷钒比、助催化元素种类及添加量等多种因素对催化剂性
高管激励与资本结构间存在既复杂又紧密的关系。在现代公司治理实践中,给予高管适当的激励是缓解股东与高管间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而对公司高管的财务决策行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