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1945)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雏型。通过乡村治理模式的转换和重建,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顺利地实现了由原有的治理模式向新民主主义的治理模式的转型,乡村社会也得到了重构和整合。性质不同的各种组织,包括乡村政府、参议会与各种民众组织和委员会,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共同参与了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治理。通过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民众参与、乡村自治、乡村社会问题治理等关联因素的运作和治理,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治理模式表现出坚持基层党支部、基层政权和民众组织相结合的治理体制;注重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政权执政能力;运用组织建设、思想动员和文化教育,激发群众的参与自主性;从边区乡村实际出发,进行乡村治理制度创新等特点。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究珊瑚骨料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响应,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建立了珊瑚骨料混凝土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讨论了以珊瑚礁、砂为粗细骨料的混
合作研究可以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势互补,而跨学科合作可以为学科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学科的多维度发展。本文基于跨学科度指标构建了作者潜在的跨学科合作度模型。以
清水混凝土将结构与装饰功能合二为一,对混凝土工作性、外观质量和耐久性要求较高。以济南轨道交通R1号线工程应用为基础,对清水混凝土的选材、配合比、工作性、耐久性及外观
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数据大,而在于挖掘数据的意义。数据+意义=智慧。2013年的中国应避免经历一个把大数据演变为数据大的狂潮。
长期以来,“专业”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自我期许与不断努力的目标。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在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学校面临越来越
陈澧,是晚清时期岭南地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思想家、文献学家,东塾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勤于学习,爱好广泛,成果丰硕,但仕途不济,只能将全部精力用以致学,耗费半生心血著述
法律规范须以道德为基础,道德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必然为法的制定创造有利条件,对法的实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德治”、“法治”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才
目的:总结中毒性大疱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为加强病情的观察,监测感染征象,预防继发感染,防止并发症发生。
今年是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的第一年。今年的评价结果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也是整体推进“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绩效考核的基
曾国藩幕府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逐渐形成的。当时由于清廷兵不可用,部库枯竭,只得依靠各地督练兵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幕府人数众多,共有400余人,以新旧杂糅、军政合一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