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中所广泛使用的IP地址面临着双重语义的问题,它被同时用做了主机位置标识符(Locator)以及主机身份标识符(ID),这带来了很大的路由可扩展性问题。针对此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Locator/ID分离的解决方案,也即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分为位置层和身份层。与此同时,当前互联网还面临着IPv4地址枯竭以及IPv4/IPv6过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演进的Locator/ID分离网络体系结构ELISIA,希望该结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允许主机上的IPv4和IPv6应用程序同时访问网络,并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在当前的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增量部署。在具体设计时,本文先对已有的Locator/ID分离方案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参照已经较成熟的IVI技术和NAT技术,本文设计了基于协议翻译的Locator/ID分离网络体系结构ELISIA。在ELISIA网络体系结构中,使用复用的IPv4地址或由其转化而来的IPv6地址作为主机身份标识符,使用复用的IPv4地址或者内嵌ID的IPv6地址作为主机位置标识符,Locator和ID之间的映射是通过协议翻译实现的。不同于已有的Locator/ID分离技术,ELISIA方案没有对TCP/IP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做任何修改。基于实践中广泛使用的DNS映射系统,本文还设计了配套的Locator/ID映射参数查询系统。本文给出了ELISIA网络体系结构下的基本通信场景,并给出了移动场景和多宿场景下的通信方案;设计了基于此网络体系结构的过渡部署方案,并在理论上证明,通过该网络体系结构的应用,当前IPv4/IPv6分离的互联网最终可以进入到Locator/ID分离的纯IPv6互联网。最后,本文还实现了综合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原型。利用该原型系统,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实了ELISIA网络体系结构作为Locator/ID分离技术以及过渡的网络体系结构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