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是中国民族声乐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历史像条大河,是一道道涓涓细流的汇入,才使其奔流不息、波澜壮阔。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正是一条融纳百川的大河,从20世纪初萌生至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从形式单一的民歌、戏曲,到与“西洋美声唱法”互融互补,从“改洋从土”、“改戏从歌”、“土洋之争”,到“土”、“洋”自然相融,是“多元风格”赋予民族声乐鲜明统一的个性和勃勃生机。然而,这是一个漫长和艰难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在推动,有音乐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在奠基,也有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引导。今天,民族声乐这条大河更是以多元化的形态流淌得绚烂多姿,我们也坚信,在奔向未来的途中,它会激起更加绚丽的浪花。本文以“文革”为分界点,分三部分展开:一是梳理“文革”前中国民族声乐从萌生走向成熟的历史脉络,回顾音乐工作者们在中国民族声乐的“融合”上所作出的努力和积极探索,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与艺术经验;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在音乐创作、表演方式、演唱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和走向进行总结与分析;三是结合自身的演唱经验,以具体民族声乐作品为例,浅谈自己对演唱多元化的认识和体会。希望此篇论文对声乐学习者起到借鉴和启发的意义,并为民族声乐艺术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