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9月13日我国学者第一次对我国大学进行评价排名以来,已有30多个机构或者团体发布了对我国大学评价报告,这些研究多从大学科研能力角度入手对大学综合或分类评定,而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研究和应用研究较少。本文从分析高等院校教育产品复杂性和公共性角度出发,应用丰富的大学评定数据,结合高校财政预算资金投入,研究高等院校教育产品社会公众认可度和教育财政资源分配关系,即把对高等院校的评定和高等院校的估价相结合,研究高等教育经费的绩效问题。教育财政预算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其核心是财政绩效问题,本文主要就高等学校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监督问题展开讨论。从对高等教育三大基本职能评价入手间接评价高等教育产品,利用民间评估机构对大学评估数据,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出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认可度,这种认可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效用。在公共财政论理中,政府是公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为了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教育产品市场上采购高等教育产品,他的支付价款即财政资金也一定程度上反映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效用。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建立与高等教育产品购买者的无量纲化价款与高等教育产品的公众认可度之间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绩效预算模型并进行分析。经过对我国公立高等院校绩效预算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一、高等教育的产品是复杂的,应根据不同职能产生不同的教育产品具体分析高等教育产品的特征、公共性和产品市场结构。二、不同教育产品对高等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贡献是不同的,但各种教育产品对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贡献都是正相关的。三、高等院校定位对高等院校社会认可度有重要影响,找到适合自己高等院校定位比一味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更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四、政府以财政绩效为标准购买高等教育产品是可行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析我国公立高校绩效预算问题提出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探讨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首先界定绩效管理和绩效预算的相关概念,接着介绍委托-代理理论下高校的监管和激励,并分析了高等院校产品的复杂性为下文的继续研究打下基础。还介绍了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下教育财政和新公共管理论理下教育财政,为下文实证研究我国公立高等院校财政绩效做了理论铺垫。第三部分以高等院校职能发挥为基础评价高等教育产品的社会认可度,并根据假设建立我国公立高等院校绩效预算模型,并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检验。第四部分根据已经建立的我国公立高等院校绩效预算模型,结合H大学实际情况分析绩效预算模型的适用性。第五部分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