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质填图是指对特定区域的地质年代、地层、构造、矿产资源进行定义、描述、勘查的过程,其比例尺的选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最常用的是1:500-1:50000。传统地质工作对某些区域(如我国喜马拉雅山脉)进行实地勘查时,由于受这些地区地理环境险峻、气候恶劣等因素影响,会存在勘查盲区。传统地质填图方式中,地质工作人员通常选取特殊地质点进行填图,如采用1:200000比例尺进行填图时,每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地质点进行观测,这就存在盲区,无法保证填图的准确性。用人工方式填充一幅1:200000地质图时,需一个地质大队(200-300人)工作两年时间,耗费巨大。数字地质填图方式,借助遥感数字图像对整个区域进行全面详细、无盲区地观察,有利于地质工作人员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整个地质填图区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使得地质填图成果更加贴近客观实际。近年来,随着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填图中不断发展进步,地质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目前,遥感数字图像经过相关处理方法变换后作为传统方式地质填图时的参考。采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地质填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时,存在像素点亮度值丢失、彩色合成图像颜色偏蓝、对比度不适中、不利于目视判读等问题,导致图像失真。由于不同卫星的不同图像采集设备对图像中有效像素的影响是一致的。例如,对不同波段的图像,如果偏强,则所有有效像素全部偏强;如果偏弱,则所有有效像素全部偏弱。商业处理软件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后,新生成的图像异常亮点过多,对比度过强,这些都影响到遥感数字图像原始信息的提取,最终影响到地质填图的实施和可信度。目前,所采用的各种遥感数字图像对比度增强和彩色合成增强方法,都存在不能有效解决像素点亮度值经过增强后损失的问题。如何将遥感数字图像中含有的原始数据信息完整无损的提取出来,正是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主成分分析、小波变换等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从而为地质填图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以无损平移双向对比度拉伸算法为理论基础,尝试提出一种尽量减少像素点亮度值丢失的改进算法,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坚实基础。采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直接进行地质填图是世界性难题,我们选取浙江省东部沿海区域中生代酸性侵入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利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直接地质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