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粘结及梁受弯性能计算方法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海岸海洋、土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的深入,对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复合化是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需要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钢纤维与混凝土细观复合以及纳米材料与混凝土微观复合,形成钢纤维纳米混凝土,进一步研究钢筋与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粘结性能以及钢筋钢纤维纳米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和公式。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164个粘结试件的粘结试验,探讨了基体强度、钢纤维体积率、纳米材料(纳米SiO2和纳米CaCO3)掺量、钢筋类型和试件形式对粘结破坏形态、粘结滑移曲线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分析了钢纤维以及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2)根据钢纤维纳米混凝土具有较大变形和裂缝扩展能力的特点,建立了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环向应变和环向伸长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将弹性力学理论、虚拟裂缝理论与钢纤维纳米混凝土软化模型相结合,提出了钢筋与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利用本文及相关文献试验得到的粘结强度结果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保护层厚度、裂缝数量和钢筋直径对粘结强度的影响。(3)通过对钢筋纵向开槽,槽内均匀粘贴应变片的局部粘结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三次多项式表达的粘结应力分布函数,得到了各级荷载作用下钢筋与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粘结应力和相对粘结滑移沿粘结区段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较好反映钢筋与钢纤维纳米混凝土受力过程的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模型。(4)通过12根钢筋钢纤维纳米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基体强度、钢纤维体积率和纳米材料(纳米SiO2和纳米CaCO3)掺量对梁开裂弯矩、裂缝发展、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和挠度的影响;考虑梁开裂后钢纤维对开裂截面的作用,提出了钢筋钢纤维纳米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同时,结合国内外现行规范,建立了基于有效惯性矩法和解析法的梁截面刚度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其他文献
利用红外成像实现自动目标检测,这在现代防御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主要针对红外预警系统的目标探测补盲阶段,深入研究了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各种运动目标分割算法,用软件仿真了各算法处理图像的效果,并总结归纳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差分图像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最大熵法对图像进行分割以更好地提取区域目标的观点。经实验证明,该算法效果良好。
根据红外光度法油含量测量的原理,用三波长非分散红外光度法设计了全自动红外测油仪。该仪器能够完成测油过程的全自动化,即自动进样、搅拌、萃取、测量、排液、打印和存储数据
通过对原有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分析,对在项目法人制情况下,大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思路,“三目标控制”等进行探讨与思考。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不同掺La量、不同烧结工艺的铋层化合物Bi4-xLaxTi3O12(x=0,0.25,0.5,0.75,1)介电陶瓷。利用宽频LCR数字电桥和XRD、SEM分析了Bi4-xLaxTi3O12介电陶瓷的晶相和微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球形粒子和多层微球光散射的基本理论,利用这两种理论模型计算了包覆柴油和水等不同介质层前后石墨的质量消光系数.计算结果发现,在所计算的范围内,当石墨外
1/4波片在Nd:YAG激光器谐振腔内有多种应用,其作用由其在谐振腔内的位置和快轴方向决定.本文以一种电光调Q脉冲Nd:YAG激光器谐振腔为例,详细分析了1/4波片在谐振腔内的各种应用
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张倞非有着国际服务业机构的丰富财务管理经验,她提出了先进的服务业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