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资信度和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担保的存在可以提高被担保人的信用等级,有效消除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借贷成本,引导资金合理流向,促使借贷市场有效地运行,提高借贷双方的福利,从而也有利于改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担保如果运用得当,是能够使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方担保人实现多赢的。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的公众公司,其财务、经营相对透明,并且资金实力较强,具有充当担保人的先天条件。长期以来,银行也认为上市公司是信用最好的企业群体,因为上市公司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即使不能还款也可以发股融资。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担保行为的发生。然而在上市公司对外大量担保的行为中,违规现象非常严重。有相当多的公司在为其他公司进行了违规担保后,往往会因为不自量力的担保而深陷诉讼纠纷无法自拔,甚至有的因此而走向退市。违规担保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症,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秩序。于是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防范其所带来的风险都是监管层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也具有迫切性。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上市公司担保的一般概念,包括担保的涵义、担保存在的风险、违规担保的涵义和后果。第二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基本上有三种类型、而在这些类型的担保中都大量存在着违规现象,都是通过不规范的担保业务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表现出来的。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形成原因,包括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银行监管力度不够,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健全和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不完善。第四部分提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问题的对策。包括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执行担保决策制度,健全担保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本文的结论部分指出:尽管上市公司担保存在很大风险,通过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促使上市公司担保行为良性发展,可以实现担保各方利益主体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