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b薄膜模拟外延生长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Monte Carlo方法,结合薄膜生长理论,采用Turbo BASIC语言编写程序,对外延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所用的模型为改进的扩散有限聚集模型(DLA),研究了薄膜生长过程中沉积速率和衬底温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模拟,获得了不同沉积速率及不同衬底温度的薄膜形貌,并且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薄膜的生长模式。模拟发现,在T=500℃的情况下,当生长速率v=0.64ML/s时,薄膜以层状生长模式进行;当v=1.28ML/s时,是以层状和岛状混合生长模式进行;当生长速率为v=2.56或5.12ML/s时,薄膜就以岛状方式生长。在沉积速率较低(1.28ML/s)时,除了较低温度(T=300℃)外,在较高温度(T≥400℃)薄膜都可以按层状模式进行生长。通过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不同沉积速率下,表面粗糙度与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当v=0.64ML/s和1.28ML/s时,粗糙度与覆盖率存在着周期性振荡关系。而当v=2.56或5.12ML/s时,粗糙度随覆盖率的增加一直增大。并且发现,在低生长速率情况下,边界长度与可活动原子数间存在对应的周期性振荡关系。当边界长度最小时,可活动原子数为最大;反之,可活动原子数为最小。对于较大生长速率时,边界长度开始迅速上升,达到临界值后,仍然会有增加,但趋势变得较为平缓。此外,本文通过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监测了GaSb外延薄膜的生长,利用RHEED强度振荡的计算机采集系统实现了RHEED图像和RHEED强度振荡的实时监测。实验发现在400℃生长的GaSb薄膜为非晶态,温度升高到500℃薄膜转变为单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生长速率和衬底温度生长的GaSb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生长速率大的薄膜更容易形成数量多的岛,而生长温度较高的薄膜表面形成的岛则很少。计算机模拟与这些相符合。
其他文献
在紫砂壶的文脉追寻中,“裁得紫泥春华起”是对曹安祥紫砂壶艺术的评价。  宜兴文化的本质就有南方春色的华典。曹安祥紫砂壶艺术就是在这点上很有徐悲鸿先生那种把艺术创作与时代的文脉融合一气,真有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使“紫砂也随时代”。真如曹安祥自己所说“紫砂壶艺术所以成为宜兴文化的象征,就是其蕴藏的文化积淀‘时来运转’”。用我的理论就是曹安祥把紫砂壶艺术的创作与时代的开放气度结合在一起,所谓“运转”就
Co4Sb12基方钴矿具有较高的功率因子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是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中温热电材料。但其晶格热导率较高导致热电优值较低,因此在不损伤电性能的同时降低晶格
水轮机过流部件使用的金属材料在恶劣的运行工况下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水轮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解决水轮机过流部件多相流损伤问题是发展水利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