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A股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为上市公司的各种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在市场经济的鼓励和监管政策的引导下,A股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持续升温。伴随着并购事件的增多及并购标的额的不断扩大,A股上市公司中合并商誉的规模急剧增加,商誉占上市公司整体总资产、净资产的比重持续增加,给A股市场带来的减值风险日益扩大。中国证监会2018年11月发布的风险提示(《会计监管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给A股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就合并商誉大额计提减值准备。这一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合并商誉核算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形。本文以上述事件为背景,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A股市场整体情况,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上市公司飞利信作为研究案例,对A股市场并购及后续核算过程中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减值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尝试就有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改进建议和意见,为A股市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提供参考。通过对A股市场的分析和对上市公司飞利信的案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由于未来业绩预测不合理、业绩承诺偏高、净资产确认不足等原因,普遍存在着溢价过高、商誉确认金额偏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巨额商誉的形成及后续减值风险,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商誉确认过程本身的不确定性,减值测试过程中又存在着许多专业判断的内容,这就给了上市公司较大的盈余管理操纵空间。通过延迟计提商誉减值规避交易对手业绩承诺、通过一次性大额计提减值进行业绩大洗澡等,商誉的减值测试似乎成了上市公司实现特定目标的有利工具。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只有减少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不合理的未来收益预测及业绩承诺,明确可辨认净资产的确认标准,切实规范高溢价并购行为,才能避免不合理大额商誉的形成;只有不断强化商誉减值测试的及时性要求、规范减值测试中关键参数指标的估计、加强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要求,并应切实发挥内外部独立监督机构的作用,才能使商誉减值更加合理、合法、公正、透明,才能切实保护上市公司本身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