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羊是人类肉食来源的主要经济动物之一,从野生到舍饲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表型向人类生产需求的方向转变。本研究对35只夷陵山羊进行了重测序,并下载20只野山羊测序数据,比较分析二者的选择信号,获得夷陵山羊中受正选择的生长轴基因,并对关键基因正选择位点进行功能研究,旨在为夷陵山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如下:(1)对夷陵山羊与野山羊群体进行选择信号检测,一共扫描出775个受到正选择的基因组区域
【基金项目】
: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62020DKPY0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502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是人类肉食来源的主要经济动物之一,从野生到舍饲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表型向人类生产需求的方向转变。本研究对35只夷陵山羊进行了重测序,并下载20只野山羊测序数据,比较分析二者的选择信号,获得夷陵山羊中受正选择的生长轴基因,并对关键基因正选择位点进行功能研究,旨在为夷陵山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如下:(1)对夷陵山羊与野山羊群体进行选择信号检测,一共扫描出775个受到正选择的基因组区域,注释到2586个基因。这些基因富集于105条通路,包含两条生长相关通路:肌肉细胞发育(GO:0055001)和横纹肌细胞发育(GO:0055002)。对生长轴基因进行挖掘,获得了76个受正选择的生长轴基因。在这些基因上共筛选出4116个受正选的SNP位点,其中MC4R、GPX1、NPR3、CHRNB1、TIPARP、NFATC3、MC5R、LRRC17、PGM5、SREBF2个基因上存在10个错义突变。在MC4R基因上的错义位点c.612A>G受到正选择作用最强(FST=0.68),且等位基因频率在夷陵山羊群体和野生山羊群体中呈现明显的差异。(2)对9个群体425只山羊的MC4R基因CDS区域进行多态性分析,检测到了15个SNP,其中7个属于错义位点(c.110C>A、c.334G>A、c.360T>C、c.502A>G、c.612A>G、c.765C>T、c.906C>A),5个为新的SNP(c.144C>T、c.243C>T、c.334G>A、c.613C>T、c.763G>A)。c.612A>G位点A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在8个家山羊群体为0.6-1,然而在重测序的20头野山羊中则为0。为了进一步确定世界各地其他山羊品种的c.612A>G位点的详情,对比422头代表性的山羊在该位点的碱基信息,发现山羊中该突变的A碱基仅出现在家山羊中。(3)对MC4R蛋白三维模型、理化性质及保守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除家山羊和斑马鱼外,20个物种间的MCRs序列中c.612A>G位点的碱基为G,且都编码蛋氨酸。异亮氨酸到蛋氨酸(I204M)的突变使得山羊MC4R残基基团变大,导致了α4与α7螺旋间的空间距离变宽,并造成疏水性系数由2.767下降到2.478。(4)本研究检测了I204M突变对MC4R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204和M204受体在膜上定位正常;当用α-MSH刺激时,M204受体与I204相比,在c AMP信号传导方面存在缺陷;反之,在不用配体的刺激下,M204受体的基础c AMP水平也显著低于I204(P<0.001);在MAPK通路中,I204和M204受体均具有正常的p ERK1/2水平。综上所述,夷陵山羊生长轴基因SNP变异丰富,其中控制采食行为的MC4R基因在山羊驯化过程中受到正选择,其受选择位点c.612A>G等位基因频率在家养山羊和野山羊中呈两极分化,通过降低MC4R介导的Gs-c AMP-PKA通路中c AMP的基础含量及减弱信号传导来影响其功能。
其他文献
“书写”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概念与艺术手段,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已经具有刻入人类本能中传承性与社会应用性。本论文想探讨“书写”艺术这种概念在其不同层次中的含义解释,并研究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创作,挖掘它在东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实验性探索,从而研究“书写”在当代艺术中的时间线索和“书写”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观念转换后作品呈现出的实验性表达。讨论“书写”在当代艺术艺术实验中艺术观念转换的共性,“书写”艺术形式的
本文以具象与抽象两者间的关系和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及对于当今创作的再思考为主要论述,本文共分为三部分讨论此问题。自20世纪伊始,受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于艺术观念的革新,艺术家们愈发感受具象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难以表现出其丰富的精神艺术世界,抽象艺术的发展使得艺术语言呈现出无序与破碎性,视知觉认知的归类界限也愈发模糊,新的绘画语言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并被不断地梳理融合。“具象”与“抽
纤维材料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人们利用纤维材料柔软、温暖的特性,将其制成衣物来蔽体保暖,又利用纤维材料具有“裹”“捆”“缠”等功能而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活动中。由于审美意识的萌发,人们用编织的手法将纤维材料制成装饰品,装置艺术兴起后,一些装置艺术家以纤维材料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逐渐增加,对装置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蓬
“行动绘画”的出现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变革。它不仅撼动了艺术的基本框架,使艺术语言变得更为多元化,也促使艺术家们不顾一切地从象征秩序中退出。行动绘画创作者们通过身体的原始驱动突破了艺术的限制,以身体为“无意识”地跨越了艺术的界限,同时也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界定。作为一种对艺术语言的全新拓展,行动绘画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诸多可能性。绘画不再蜷缩在二维世界之中,而是以“行为事件”的姿态活跃于艺术领域里。
人物类纪念馆作为博物馆群体中极具特殊纪念意义的一类,是纪念文化与博物馆文化共同构建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性极强的空间场所,人物类纪念馆承载了特定的社会记忆,具备独特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力,是群体历史记忆的守护者。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对精神世界的渴求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转变,为人物类纪念馆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要求与挑战。基于博物馆范畴下的发展趋势,将整体环境中的关注对象转变视为本
本文主要围绕电影美术与当代绘画在不同形式下的相通性与互补性进行研究,目的是为电影美术与当代绘画之间互相借鉴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能。论文共分五个部分来研究论述:1.绪论部分,基于电影美术和当代绘画的发展现状,通过提前查找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来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研究具体方向和内容,提出论文研究的方法、条件以及基本内容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第一章引入主题,先概括介绍一下电影美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当代绘画的
潜意识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并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但我们从未注意到它。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中不受理性和逻辑控制的这一部分通常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本文以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为基础,探讨潜意识在绘画过程中作用。让艺术家了解潜意识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将我们脑中想法转化为我们的绘画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是20世纪运用潜意识理论进行创作的代表之一,由此产生了许多有名的画家。绘画创作伴随着每个时期人们
通过对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58科577属1141种野生种子植物进行区系分析,表明: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东南山地亚地区;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热带北缘性质;阿姆山种子植物区系特有现象较为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本论文主要讨论本人在读研阶段绘画方法论是如何搭建的,从三维空间到二维空间建立画面的转变,并分析和探究平面性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多种表现方式,另外是如何在平面性绘画中以具象表现手法来构建画面的。文章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节主要分析我为什么要从三维空间转变到二维空间去营造画面的原因,并梳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画风是如何转变到平面性上的,在何种原因下激发我去创作《消逝中的家园》系列组画的缘由。第二章首先介绍建立
在了解综合材料的海纳百川的自由性中,本文将以特殊符号语言结合综合材料绘画的表达形式展开深一步的研究与分析,阐释特殊符号在艺术当中的应用,并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现在个人实践作品中去。本文将对特殊符号语言与综合材料的结合进行研究,将非传统的语言方式表达在综合材料为基础的作品上,并会阐述多种特殊语言符号对不同人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不可视人类的生活也注入了过多的关注和关怀,对于低能儿的关注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