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书词汇研究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一个时代的词汇面貌,或者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词汇的差异,都可以通过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得到比较清晰的了解。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发展的后期,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词汇的特殊面貌,这一时期的汉语词汇既对宋元明时期汉语词汇有所继承,又与现代汉语词汇关系密切。李渔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十二楼》就是代表清初语言特点的一份语料。对这份语料,本论文以动词作为研究对象,从多音动词的构词特点、单双音多义动词的义项分布、动词重叠式、词形、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等不同角度,结合当代词汇学、语义学的理论与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力求对《十二楼》中的动词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揭示此部专书动词的特点。本论文遵循“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既注重对《十二楼》中的动词在共时平面上作详细的描写与分析,又着眼于其与现代汉语动词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注重《十二楼》中的动词反映出的清初汉语词汇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关注由小说题材、内容及描写地域所决定的《十二楼》这部专书词汇的特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探讨《十二楼》的版本、词的划界、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十二楼》动词的概况等问题。关于词的划界,主要讨论了词与语素的划界问题和复合词与短语的划界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十二楼》的研究,多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语言方面所做的研究较少。本论文运用静态描写与计量统计的方法,对《十二楼》中出现的动词按音节的多少和词所包含的语素的多少两个角度进行了穷尽式的分析考察。《十二楼》中的动词按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和三音节动词。按词所包含的语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可以分为单音单纯词和复音单纯词,合成词按照构词的类型可以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又包括联合式、动宾式、偏正式、补充式和主谓式五种。派生词有前缀+词根和词根+后缀两种形式。第一章分别从词性构成、语义构成、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等方面对联合式、动宾式、偏正式、补充式和主谓式五种类型的双音动词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分析了双音合成动词的构词特点。从音节多少角度分析,《十二楼》中的双音节动词占优势。从词的构成角度分析,《十二楼》中的双音动词以复合式为主,附加式构词仅占极小的一部分。这一特点已与现代汉语动词词汇的构成情况相一致。第二章主要从单义与多义聚合的角度对《十二楼》中的多义动词的义项进行考察。从包含义项多少方面分析,在《十二楼》单音动词和双音动词中,都是以单义动词为主、多义动词所占比例较少。多义动词随着词的义项的不断增多,数量上呈明显的减弱趋势。从使用的义项看,有相当一部分词的义项和现代汉语词的基本义、常用义相当接近。第三章研究《十二楼》的动词重叠式。动词重叠是词的内部的构形重叠。《十二楼》中的动词重叠式有三种基本形式:AA(看看)、ABAB(商议商议)和AABB(哽哽咽咽)。A—A、A了一A是AA的变体;AB—AB是ABAB的变体。动词重叠后,通常会增添多种语法意义或语用意义。通过分析《十二楼》动词重叠式的语义,可以看出,动词重叠后表示时量短、动量小、尝试、绵延反复等意义和委婉、轻松等语气。动词重叠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第四章主要从异形词和同素逆序词两个方面探讨《十二楼》的动词在词形上呈现出的特点。异形词是词形书写的问题,而同素逆序词则同时涉及到词形与词义两方面的内容,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五章主要进行了《十二楼》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的对比研究。《十二楼》中单音、双音、三音动词演变的共同特点是流传至今未发生任何变化的动词在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占大多数。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差异型动词、消失型动词在各自的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与现代汉语相比,单音动词、双音动词的不同是以差异型动词为主,而三音动词则以消失型动词为主;其二是在差异型动词中各自变异的类型及主流不同。单音动词有词向语素转化的问题,而双音、三音动词则无这种变异。但双音动词有词形变异问题,单音、三音动词则无这种变化。在差异型动词中单音动词以词的功能的变异为其主流。双音动词则以词义内容方面的变异为其主流。通过对《十二楼》动词的描写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十二楼》的语言面貌已接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