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al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现代女性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由四部分构成:《暮色》(2005)、《新月》(2006)、《月食》(2007)及《破晓》(2008)。小说以人类女孩贝拉·斯旺、狼人男孩雅各布·布莱克、吸血鬼爱德华·卡伦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结合青春校园,恐怖冒险等元素。一经出版后,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眼球,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成长主题、哥特元素、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方面对《暮光之城》进行研究,很少有人用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该系列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分支,由原始的无意识与意识构成的心理结构理论逐渐演变为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由本能、欲望构成,追求生命中的“快乐原则”;自我是理性的,有意识的本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协调,和谐运作,人格才会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否则,人格结构会严重失衡,对人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暮光之城》中女主角贝拉作为人类时,虽然本我中对爱的诉求,基于现实自我的表现,以及对超我良心的追求处于相对平衡之中,但是本我中的懦弱始终是其追求完美人格的阻碍。变为吸血鬼后,贝拉克服了人类本性中的缺点,其自我理想得以实现。狼人雅各布经历了由人类变为狼人的过程,其本我欲望,自我表现不断变化又相互制约;狼人身份促使他更好的追求超我高尚品质。男主角爱德华作为吸血鬼,克制了本我中有害于社会的需求,根据现实做出合理的行为,是完美人格的化身。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类、狼人、吸血鬼角色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制约,互相转化而达到的最终生命状态的分析,阐释了维系三重人格结构平衡的重要性。此外,结合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创造这些形象的意图,揭示了小说作者将人类对完美人格的追寻寄托于吸血鬼等虚拟形象中,深刻描述了人性弱点,为人类追求超我高尚品质,不断完善自我指引了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6种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合并黄斑前膜(IMEM)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前后联合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纳
目的:梅毒特异性及非特异性血清学实验同时出现假阳性时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33058例梅毒送检标本中通过临床诊断或随访复查等排除梅毒诊
加速康复外科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对现有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进行优化,以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多学科技术。加速康复外科的引进及其成功实施、推广,促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方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运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热敏纸在各类刑事案件中频繁出现,传统热敏纸汗潜手印显现方法存在着操作难、步骤复杂,污染检材,显现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使用多光谱激光物证勘查仪两种波段的激光,结合喷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如何与之有效结合成为一条审计制度的创新之路。本文首先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背景,然后分析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