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二史劄记》看赵翼的仁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翼史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其史学的文章著作已是汗牛充栋,却很少谈论其仁学思想。对于传统史学家而言,仁学思想是史学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翼也不例外。本文基于此点考虑,通过分析、研究赵翼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廿二史劄记》,来探析赵翼的仁学思想,系统阐述其仁学思想的侧重点和特色。  赵翼仁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三点:一是“孝悌”、“臣忠”和“对众者惠”;二是主张发展生产、宽刑薄赋、尊贤使能、学习教育;三是对民众的恻隐之心。与传统仁学比较分析,发现赵翼仁学有“多详于人事”、强调伦理教化、关注朝政等三个特色  将赵翼仁学内容与天道思想的内容对比,发现两者实质上都是主张仁学,只是天道思想更多强调仁政,如反对朝政更迭带来的滥杀,后宫缺乏名教带来的乱伦败德。赵翼对天道的存在是愿意的,一方面许多历史现象只能用天命观来解释;另一方面赵翼希冀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天”存在,只有这样才能限制达到专制顶峰的皇权,才能使统治者接纳、施行仁学,保证国祚的长久。  史学思想是赵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学思想是核心,自然会影响到史学思想。本文举出了两条,第一条是仁学对其评价历史人物的影响,使其不在局限于传统史观的评价方法,有所超越的站在人民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和现象。第二条是,赵翼仁学服务政治的特性,使得赵翼成书《廿二史劄记》的初衷就是为了服务于清廷,其史学也具有了经世旨趣,既考史也论史,也因如此,赵翼史学摆脱了乾嘉考据学的束缚,打破了考据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仁学是为了服务于政治,维护清廷的统治,使得其思想带有很强的经世致用观念。相比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是为了“反清复明”,赵翼经世致用则是为了经万世“仁学”致用于清廷。赵翼对仁学服务于政治的有效性的认知,不仅来源治乱兴衰之故的探究,还来源自身的实践,不论是为官还是为人,赵翼力行仁学,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大治一方。  赵翼的仁学在今天仍有很大的价值,它有助于现代新儒学的构建和体系建设,有利于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缓和世界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其他文献
期刊
克孜尔水库建成后,渭干河上游水量得到有效控制,渭干河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渭干河灌溉农业由建库前的19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350万亩,同时渭干河灌区洪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克孜尔
期刊
期刊
期刊
人权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一个关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内涵的范畴,表达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公正和幸福的共同追求与憧憬。人权的内容与形式
南美洲国家的人口密度远小于中国,加上不少国家的许多地方尚未开发,资源丰富,一些国家成为新兴的中国人移居地之一。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和南美地区经贸和文化
期刊
自明末以来,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陆续进入中华。较大的地域、种族与文化差异使之对中国充满好奇,故中国的中央体制、地方社会、族群风俗、地理山川等一切事物在他们眼里显得
伴随着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国人保守不知变通的认知开始悄然转变。幼稚园与职业妇女作为两大新生事物在中国出现后,都曾遭遇过国人在认识上的不解与抵触,也都曾经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