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转移是近年来全球金融实践出现的普遍现象,由于从银行体系向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转移的信用风险规模巨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配置甚至经营行为都山此发生变化并从而影响到金融稳定性。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也提醒我们,信用风转移市场的发展在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能给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次贷危机的产生与发展,理清危机是如何通过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传递发展的,并以此次危机为研究基点探讨如何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才能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出现,不仅为贷款机构提供了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而且为各种机构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但是同样,信用风险转移交易对金融体系也存在着某些消极作用:增加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使得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提高,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交易会显著地弱化银行信贷监督水平、放大银行贷款规模,但是对银行风险水平和收益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重点论述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传导。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流程,然后分析了导致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内在基础性因素,国际因素,并指出危机是通过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蔓延的。没有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就没有次贷危机的产生与传导。第三章论述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研究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背景、发展特征、主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及特征、信用风险的定价、各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状况。第四章探究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第五章给出中国如何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相应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大规模接入,会对配电网造成严重电能质量问题。介绍了DG的概念、分类;重点分析了4种DG并网结构,从电压波动角度研究了DG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几
<正>介绍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结构焊接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为了满足大厚壁筒形件环缝自动化产品、小管径、细长形钢结构及工程机械和煤机行业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哈尔滨焊接
随着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化,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依托自己的特殊身份,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军嫂”这一特殊群体的角色适应过程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迎来了较大的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形式,深入分析事业单位
从“接力式”城镇化内涵入手,探究我国农民“接力式”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半城镇化阶段以及完全城镇化等三个阶段过程,从制度视角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行思考.研究发
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职业卫生问题。我们根据其发病特点,建立了三氯乙烯致皮肤过敏的动物模型,探索此类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1.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5
从少年疏放、青年才俊到壮而悔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历尽易代风云中的起伏跌宕。他兼具政治豪情和才子之风流倜傥,深得明末清初的江南士风和艺术文化的熏染,从明末清初
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为了更好的适应应用型教学,为培养我校工业设计的设计能力,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培养教师前言的实战能力。本文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通过教师与企业的对
企业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分散经营风险,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往往选择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而如何通过合理的产品组合决策以及企业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市
摄影镜头,新世纪的历史纪录者,自从它诞生之后,任何一个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事件,都不会从摄影镜头前不留痕迹地溜过,哪怕这段历史在多么长的时间内曾是深深埋藏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