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雷电灾害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全球每年因雷击致死的有几千人,而因雷击受伤人数可能是雷击死亡人数的5~10倍。具有电流大、频率高、电磁辐射强等特征的闪电对人类社会的威胁性在日益加大。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它也是大气灾害学的一部分。根据自然灾害系统原理,雷电灾害基本上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结合雷电的特性,分析雷电灾害的几个因子之间的关系。雷暴天气、气候和地理背景等是雷电灾害的自然孕灾环境,闪电就是自然致灾因子,承灾体一般划分为人类、财产和自然资源。这三种因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灾情形成的作用会发生改变。对自然致灾因子来说,观测发现当今全球每一秒钟平均发生46次闪电,在我国范围内平均每一分钟也发生77次。对承灾体来说,由于全球城市化进程普遍提速,人口居住地逐步从农村到城市迁移,以及防雷和医疗急救的进步,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数字经长期统计是逐渐下降的,但相对财产的损失在近年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揭示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过程,可通过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雷电灾害案例,利用相应时间内的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实施统计,同时可参考天气雷达在相应时间内的探测数据进行研究。在实际应用研究中,利用雷电灾害数据库及闪电定位数据库的基础上相互结合,分析研究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的特征,从而能分析出与雷电灾害和雷电特性的相关因子,进一步揭示雷电灾害的成灾原因。本文将对广东省雷电灾害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广东省雷电灾害统计数据库以及闪电定位数据库并实施关联比对,重点分析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闪电活动的特征和灾情,揭示广东省雷电灾害中人员伤亡事件和财产损失事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图形比较、线性回归法、案例分析等不同方法,寻找雷电灾害与雷电特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雷电灾害与雷电特性分别与时间、空间、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雷达参数等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分析结论为以后的雷电灾害的避免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