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民生活状态的逐渐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私家车的普及让出行变得更加快捷、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人们的闲暇生活过得更加丰富。我们所认为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我们的体质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体育锻炼所蕴含的健身、健心功能以及提高个体生命质量方面的价值,一直为人们所追崇与认同。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可知,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终身体育”观念薄弱等问题。大学生经常体育锻炼率仅在21%-48%之间。已有研究表明,个体行为的发生与改变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的,而是包括个人已有认知、他人支持或者所处情境共同造就的结果。然而,以往众多有关锻炼行为的研究并未充分考虑情境这一因素在个体锻炼行为的发生与维持过程中发挥的综合作用,且锻炼情境这一要素较少被学者们纳入到锻炼行为的实验干预研究中,因此,对于阐释锻炼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考究。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郑州大学156名在校生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不同锻炼情境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锻炼促进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锻炼行为中锻炼时间维度均值得分为3.24,锻炼频率维度均值得分为3.21,锻炼强度均值得分为2.61,运动量均值得分为24.06。2.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以及运动量上的得分差异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性,而在锻炼频率上的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以及运动量上的得分差异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在锻炼频率上的得分差异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不同出生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运动量上的得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3.实验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各组学生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锻炼强度以及运动量方面均没有呈现出显著差性(P>0.05),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运动量方面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锻炼强度上均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1组,即集体锻炼形式并施加认知干预的锻炼情境对于改善大学生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运动量效果。4.实验各组实验前后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运动量方面的均值得分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实验各组在实验前后的得分差异在0.05水平以上达到显著(P<0.05)。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水平较低,体育活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锻炼行为产生影响。2.不同锻炼情境的教学实验干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改善具有显著性作用,主要表现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以及运动量上,锻炼强度干预效果不明显。其中,集体锻炼形式且施加认知干预的锻炼情境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改善效果最好;不同锻炼情境的教学实验能够有效改善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且男生锻炼行为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女生。3.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对策有: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技能与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与“心”的投入;关注差异与满足需求相结合,优化锻炼参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