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
研究云南大理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不同时龄新生幼虫(NBL)在宿主体外培养和收集的方法;初步分析云南大理旋毛虫不同时龄NBL虫体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分及免疫反应性,观察在新生幼虫发育的不同时段其虫体抗原中蛋白组分的差异。为进一步分析、筛选和分离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强的旋毛虫NBL抗原成分,用DNA重组技术研制重组抗原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为旋毛虫病的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2.方法
分离、体外培养实验室保种的大理猪源旋毛虫成虫,收集NBL;体外培养NBL,分别收集24h、48h NBL;制备旋毛虫肌肉幼虫、成虫及不同时龄NBL虫体可溶性抗原;制备免疫血清;以大理猪源旋毛虫肌肉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为对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不同时龄NBL虫体可溶性抗原蛋白组分进行分析;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对不同时龄NBL虫体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
3.结果
(1)不同时龄NBL的体外培养和收集结果
本研究选择10只成年SD雄性大鼠,每只大鼠感染10000条旋毛虫肌肉幼虫,收集纯净成虫40000条,同时发现收集的成虫中有许多雄虫,表明雄虫并未在交配后很快死亡。将成虫培养24h后,共产生NBL20万余条,然后将所收集的NBL分别培养24h、48h后,取培养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活力良好。
(2)SDS—PAGE分析结果
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显示4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20kDa—10kDa之间,其中主带14条,分子量分别为100、95、81、68、58、50、45、43、37、35、30、27、24、20kDa;旋毛虫肌肉幼虫可溶性抗原显示3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00kDa—12kDa之间,其中主带8条,分子量分别为66、63、50、43、34、30、16、12kDa;24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显示36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60kDa—10kDa之间,其中主带12条,分子量分别为120、100、89、78、73、64、58、54、46、40、34、25kDa;48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亦显示4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72kDa—10kDa之间,其中主带17条,分子量分别为120、102、89、87、79、74、72、64、58、54、46、40、34、32、25、18、10kDa。
(3)Western—blot检测结果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以大鼠抗旋毛虫血清检测时,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可出现13条反应条带,其中以分子量为85、40、37、33、29kDa的条带着色较深;旋毛虫肌肉幼虫可溶性抗原可出现25条反应条带,分子量范围在80kDa—10kDa之间,有10条明显的主带,分子量分别为80、75、65、63、55、49、45、38、20、15kDa;24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可出现3条反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64、58、34kDa;48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可出现5条反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64、58、38、34、18kDa;以大鼠抗旋毛虫NBL血清检测时,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可出现6条反应条带,其中以分子量为40、33、29kDa的条带着色较深;旋毛虫肌肉幼虫可溶性抗原可出现4条明显的主带,分子量分别为63、45、38、20、15kDa;24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可出现7条反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89、78、64、58、40、34、25kDa;48h旋毛虫NBL可溶性抗原可出现14条反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89、87、79、74、72、64、58、40、38、34、32、25、18、10kDa。而阴性血清在相应位置均无特异性反应条带出现。
4.结论
(1)本研究在体外培养和收集NBL的方法效果好,可制备不同时龄NBL,为NBL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研究经SDS—PAGE观察到云南大理旋毛虫24h、48h NBL虫体可溶性抗原存在分子量为120、89、64、58、54、46、40、34、25kDa的共同蛋白组分,其中48hNBL虫体可溶性抗原中存在不同于24hNBL虫体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分,其分子量为87、74、32、18、10kDa,NBL虫体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分随时龄的增大而增多。
(3)本研究经Western—blot观察到大鼠抗旋毛虫血清和大鼠抗NBL血清对云南大理旋毛虫24h、48h NBL虫体可溶性抗原中分子量为89、64、58、40、34、25kDa的组分特异性识别较强,这些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
(4)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筛选和分离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强的旋毛虫NBL抗原成分,用DNA重组技术研制重组抗原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为旋毛虫病的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