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膜识别作为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因其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非侵犯性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在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方面,很难做到两全其美,而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的出现则使解决此瓶颈问题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虹膜图像质量要求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算法,该算法包含虹膜图像清晰度、虹膜可见度两个指标。为了提高自动虹膜识别系统中图像筛选的速度,将上述两个指标综合为“虹膜图像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与此同时,本文还对虹膜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在虹膜图像清晰度上,根据图像在灰度值上的特性,提出运用“拉普拉斯(8邻域微分)算子和”方法实时地判断输入图像的清晰度,如果被初判为模糊的图像,则进一步通过改进的基于拉普拉斯锐化与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相结合的算法来分析图像产生模糊的原因。在虹膜可见度上,是用虹膜比重因子和瞳孔缩放因子的乘积来表示。其中,虹膜比重因子是先根据图像的灰度特征,获取虹膜像素点的个数,从而得出该区域上的虹膜比重因子;瞳孔缩放因子是运用虹膜图像定位结果,通过几何方法来计算。在虹膜图像综合质量评估上,其定义为:Q=ω1Q12Q2。其中,Q1和Q2分别为虹膜图像清晰度和虹膜可见度质量评估因子,ω1为Q1因子的权值,ω2为Q2因子的权值。Q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虹膜图像质量同Q1,Q2的变化关系,并且计算简单,易于实现。本论文提出的算法和思路丰富了虹膜识别技术的研究,并且能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算法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虹膜图像的质量评估都是在定位处理之后进行,无疑与后期的虹膜识别工作重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参与社会网络的活动也逐渐增多,产生了大量社会网络数据,而大部分的社会网络数据都会包含隐私信息。由于科学研究等需求,社会网络数据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文档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许多企业的文档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文档的安全性差,检索困难,难以实现对文档的共享访问控制,降低了
模式识别又常称作模式分类,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数值的、文字的和逻辑关系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也是信息科学和
科学基金制在国际上已被广泛用作国家科技资源分配和管理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基金数据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晚。随着科学基金数据的不断增多,信息化管理要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由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对于传统方法难于求解的组合优化、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复杂问题,使用该算法求解能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解。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依据人的面部特征来自动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具有众多的优势(特别是直观、非侵犯),决定了其广泛的应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但网络在给世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也埋下了很多社会道德、法制、政治隐患,究其来源,就是网络中不良信息的
传统软件开发中固有的复杂性、软件产品的不易重复性,严重制约了软件产品的生产。如何提高软件产品的复用性,缩短软件开发的周期,降低软件产品的维护成本,成为软件业普遍关注的问
随着Internet和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能持续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不更改计算机配置就能获取信息和高质量
目前,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金融、电信、能源、民航等的高性能容错计算机基本由国外厂商垄断。自主开发高性能容错计算机在保障我国的信息安全、提高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