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动物实验和尸体解剖研究均表明,局灶性脑梗死后,在远离梗死灶,与梗死灶有神经纤维相联系,但供血动脉不同的一些部位,可以检测到迟发性神经纤维破坏和神经细胞丢失等继发性损害的表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种新的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具有检测到脑内微小病变的良好特性,是在患者活体内检测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良好工具。目前,应用DTI的研究显示,累及锥体束纤维的局灶性脑梗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梗死灶远端相当于锥体束行程的部位,在DTI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像上出现信号减弱,同时FA值明显变小,表明DTI可以图像及数据两种形式描述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继发性损害的特点。豆状核是基底节灰质核团之一,与大脑半球存在广泛的纤维联系。局灶性放射冠梗死后,是否可以引起与之有神经纤维联系的豆状核发生继发性损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利用DTI前瞻性观察,局灶性放射冠梗死后豆状核的弥散变化,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程的影响,有可能发现放射冠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特点及其意义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前瞻性动态观察放射冠局灶性脑梗死后,病灶下方远离梗死灶的豆状核继发性损害的过程,探讨其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WHO制定的单侧单一放射冠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1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发病的第1周(4±2)、第4周(30±2)和第12周(90±2)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同时进行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评估患者脑梗死的预后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部分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症状的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的第111分量表评价其严重程度。实验结束后逐一进行DTI数据处理,选择病灶侧及对侧豆状核部位设置2个体素(voxel)大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分别测量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vity, MD)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两个参数。对照组只进行一次MRI检查。实验组及对照组DTI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实验组各个时间点的DTI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个时间点之间数据的两两比较用LSD法;用pearson分析方法分析DTI数据与神经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揭示局灶性放射冠梗死后豆状核继发性损害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过程的影响。结果:患者远离梗死灶的同侧豆状核MD值在第1周(0.85±0.03)、第4周(0.96±0.03)和第12周(1.02±0.02)各时间点逐渐增加(P<0.01),而FA值却无明显变化(P>0.05)。远离梗死灶的对侧豆状核的MD值和FA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同侧豆状核MD值增加的百分数与NIHSS减少的百分数呈负相关(r=-0.694,P<0.01)、及FM增加的百分数(r=0.489,P>0.05)无明显相关,与BI变化的百分数呈正相关(r=0.662,P<0.05)。与没有帕金森病样症状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中3例出现帕金森样症状者梗死灶同侧豆状核的MD值升高18%(P<0.05),同时患侧豆状核MD值的上升与其帕金森病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局灶性放射冠梗死后会引起豆状核发生继发性损害,这种继发性损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而且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能参与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