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揭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特点,提高核素显像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资料与方法对3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患者、58例心绞痛伴心肌缺血(Angina, AN)患者、46例正常阴性对照组和73例陈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OMI)阳性对照组分别进行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和门控法心室功能显像。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采用常规视觉分析法,对左心室各部位室壁放射性改变进行分析。门控法心室功能显像通过获得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定量参数: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高峰射血速率(Peak Ejection Rate, PER)、高峰充盈速率(Peak Filling Rate, PFR)、高峰充盈时间(Time of Peak Filling Rate, TPFR)、局部射血分数(Regional Ejection Fraction,REF)以及局部室壁运动(Regional Wall Motion, RWM)等对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分析。在进行心功能参数分析比较时,将年龄作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然后进行SNK-Q检验和多重比较排序。结果在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图上组SMI和AN组均呈现部分室壁的可逆性放射性缺损或分布减低,OMI组呈现部分室壁的固定性放射性缺损。SMI异常病灶多为单发,且总的异常室壁节段数明显低于OMI组(P<0.01);在门控法心室功能显像获得的各项心功能参数上,除最大充盈时间(TPFR)外,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速率(PER)和高峰充盈速率(PFR)的差别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EF值、PER值和PFR值的排序如下:OMI组<AN组<SMI组和对照组。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可以呈现为可逆性放射性缺损或分布减低,与OMI组呈现固定性放射性缺损相比可以进行鉴别诊断。SMI对心肌的损害和引起EF值、PER值和PFR值减低较AN组轻微,对心脏舒缩功能无显著性影响,而且SMI组心脏功能明显好于OM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