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民增收的缓慢,不仅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约农业的全面发展,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随着改革开发的日益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关系着国家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三农”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并保持长效的增长,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学者一直致力于探索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但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于国家、省市一级,且大多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很难找到一套适合全中国广大农民增收的方法。各界学者提出的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普遍存在短期性,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在“新苏南模式”的不断实践过程中,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选题定位于“新苏南模式”这一特定经济模式下农民增收的途径研究,将所研究的区域定位在最具经济活力的苏南地区,本着落后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首先分析了“新苏南模式”下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及结构特征,随后选取了“新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昆山市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全面比较了农民增收取得的成效,重点剖析了农民增收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力资本状况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缓慢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落后等制约因素。最后在批判、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民增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成果,通过昆山真实的数据和基层实际的操作办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具体解决途径: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科技兴农扶持,提升农民增收的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