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刑事立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衔接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航空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危害航空飞行安全的问题也是日益增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对这些危害民航飞行安全的犯罪做出了反应,制定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欲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我国作为公约的签署国,有义务实现国内刑事立法和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同步性。2010年《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的通过标志着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现代化的开始,面对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犯罪形式的多样化、科技化和“智能化”。原有的航空安保公约可能已经不能完全覆盖现有的犯罪形式,虽然《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还没有生效,但是它对于我国关于航空犯罪的刑事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传统的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民航犯罪的规定进行一个梳理,并阐明新形势下三大国际航空安保公约的不足。深入探讨2010年通过的《北京公约》和《北京议定书》,基于社会风险理论下,得出现代民航刑事立法特点:犯罪预备实行化、帮助行为正犯化、刑罚处罚前置化。立足于公约,探讨我国刑法在于公约衔接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并在今后关于民航犯罪立法方面,公约对我国刑法衔接的具有的启示意义,提出威胁罪和暴行罪的罪名构想,以期为我国完善预防和惩治民用航空犯罪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检测系统协议设计,解决了现有智能交通中数据采集的可靠性问题。该系统在Mesh网络拓扑下,采用ZigBee技术作为无线通信方式,设计特有的帧结
为了解决电信企业计费系统对服务器资源计算需求量大和运行效率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量解决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共享存储和分析系统.理论与实践分
依照国家标准GB/T22239-2008采集数据,使得风险评估的数据采集有了可靠依据。基于GB/T22239-2008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时采用专家意见和模糊综合评估、云重心判别法相结
针对多天线需要多射频链路带来的高硬件成本,分析了低复杂度的MIMO天线选择的必要性,介绍了递增天线选择算法、递减天线选择算法和改进的递增递减天线选择算法。链路仿真结果
在三部委发布了电信业重组方案后,电信市场正在向三家全业务运营主体的竞争市场迈进。分析了全业务背景下电信管制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尽快出台电信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管制部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