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在人类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中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人类不仅在心理层面上感觉到喜怒哀乐等,同时还表达着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既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如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等生理变化以及手舞足蹈等行为手段),亦可借助语言这一人类特有的媒介。诚然,情感并不等同于语言,但语言却可谓是研究人类情感的最佳窗口。近年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metaphor)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维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的。人类的情感丰富多彩,喜、怒、哀、乐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抽象的概念。为了生动形象地表达这些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隐喻化。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人们对英语中情感的概念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过程中,隐喻和换喻(metonymy)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选取了四种基本情感(喜、怒、哀、怕)拟通过英汉语对比研究,验证从英语语料得出的关于情感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达的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全文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目标和语料。第二章是对情感意义研究的综述,在指出某些研究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研究思路。第三章具体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第四、五两章为本文的主体。在第四章中,我们以“三个阶段”模式为参照,对比了英汉情感概念表达在结构(形式)上的异同。本章的结构对比研究表明汉语表达情感的结构比英语更具有象似性。第五章为英汉情感表达在内容上的异同比较。比较分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历时和共时研究均显示,汉语和英语一样,情感的概念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于隐喻和换喻。一方面,英语和汉语都遵循同一换喻原则:通过情感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反应来表达情感。两种语言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都借助一些相同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均可归结为一个根隐喻(overarching metaphor)——情感是力(EMOTION IS FORCE)。另一方面,在英汉情感的概念化与语言表达中也存在不少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英汉情感的语言表达中的同是因为英汉情感的概念化均以人的身体为基础,而两种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异则可通过概念化背后的文化模式(cultural model)作出解释。在第四、五章的分析的基础<WP=8>上,我们在第六章中探讨了概念化过程中隐喻和换喻的作用以及隐喻和文化模式的关系等问题。第七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