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少量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和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AHPS)作为功能性单体,即可聚合反应性乳化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系列体系稳定、固含量高达50%的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P(St/BA)的无皂乳液。考察了单体配比、功能性单体AMPS和AHPS的用量以及引发剂KPS的用量等因素对无皂乳液的一些性能(比如单体最终转化率、聚合稳定性、乳胶粒粒径、乳液体系的Zeta电位值等)和乳胶膜的性能(比如耐水性、耐溶剂性)的影响;考察了单体配比对无皂乳液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并且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无皂乳液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动态激光粒度仪PCS和透射电镜(TEM)对无皂乳液乳胶粒子的大小、分布及形态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无皂乳液的稳定性(比如耐电解质稳定性、稀释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对pH稳定性等),并且与采用常规乳化剂SDS制得的乳液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功能性单体成功地聚合到了无皂苯丙乳液中。随着功能性单体用量的增加,无皂乳液的乳胶粒粒径逐渐下降,无皂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逐渐增加;随着功能性单体用量的增加,乳液体系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先增加后减小,均高于常规乳液体系Zeta电位的绝对值;无皂乳液乳胶粒粒径高于常规乳液的粒径,粒径分布均一,无皂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远远低于常规乳液乳胶膜;同样,随着引发剂的用量增加,无皂乳液的乳胶粒粒径也逐渐减少,而乳胶膜的耐水性则逐渐增加:随着苯乙烯含量的下降,无皂乳液乳胶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实测值逐渐增加;乳液稳定性结果测试表明,用功能性单体AMPS和AHPS制得的无皂乳液比用常规乳化剂SDS制得的常规乳液具有更好的耐电解质稳定性和对pH稳定性,无皂乳液和常规乳液的稀释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都较好,而冻融稳定性均较差。无皂乳液的黏度测试显示,所制得的无皂乳液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乳液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乳液剪切变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