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料内循环的反应精馏生产丁酸酐工艺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561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反应精馏工艺通常需要某种反应物过量进料,以保持反应精馏塔的产品组成稳定,因此通常需要第二个精馏塔分离出过量的反应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过量反应物内循环的单反应精馏塔工艺,即通过对反应体系各物质的沸点分布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过量反应物,并调整再沸器或塔顶冷凝器的热负荷使其在塔内的提馏段或精馏段即与产物分离,从而节省了传统反应精馏工艺中的第二精馏塔,可有效的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其用于乙酸酐与丁酸发生酐交换连续生成丁酸酐的工艺,通过Aspen Plus软件模拟和优化了三种不同的进料过量情况下的反应精馏塔工艺,采用的优化方法是灵敏度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参数是最佳回流比为1.5,反应物丁酸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5块塔板,反应物乙酸酐的最佳进料位置为第12块塔板,最佳停留时间为0.1hr,并根据模拟结果比较了三种不同进料情况的工艺的年度总成本(TAC),得出最优工艺,与文献上的传统反应精馏工艺相比,新型单反应精馏塔工艺的TAC节省了24%。研究了不同丁酸过量程度对产品纯度的影响,发现丁酸的过量程度对产品纯度没有影响,因此动态控制选择丁酸过量进料10%的SRDC。为确定最优单反应精馏塔生产丁酸酐工艺的控制方案,运用增益矩阵分析和奇异值分解判据选择了温度灵敏板,从而设计了4种控制方案分别是CSTTT、CS-TTC、CS-TCC和CS-CCC,通过引入4种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丁酸进料流量波动来验证控制方案的抗外界扰动的性能,对比其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和扰动偏移量这两个方面的控制效果,得到最优的控制方案为CS-TTC,此方案在4个小时达到之前的稳定值,时间短,且不存在偏差,严格地将产品纯度稳定在设定值,且此方案较为经济实用。
其他文献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传统眼部植入剂眼部不易固定,眼组织损伤大,药物代谢快等缺点,结合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浑浊的形成机理,本研究设计了大豆活性单
细胞的死亡方式包括坏死(necrosis)凋亡(apoptosis)两种,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受到机体精密的基因调控,在组织的自动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情况的异常凋亡对机体都是有害的,都会产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在烧伤疮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95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患者情
目的探讨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联合冰敷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VI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行根治性放疗鼻咽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