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抑癌基因CHD5在乳腺癌中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功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年来,尽管已发现很多乳腺癌相关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但癌症的总体治愈水平并没有显著上升。因此,发现和研究新的乳腺癌相关基因,寻找到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是一项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人类染色体1p36区在乳腺癌及其它多种类型的癌症病人中均发生缺失,提示该区域内存在一个重要的候选抑癌基因。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5(CHD5)是Brodeur实验室2003年新发现的一个基因,位于染色体1p36区。2007年,Bagchi等通过对小鼠模型的研究证实,CHD5是1p36区的抑癌基因。至此,该基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类癌症中关于该基因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发表。但乳腺痛中,对该基因的研究还不多见,它和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运用PCR扩增、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9个乳腺癌细胞系及38个乳腺癌组织样本中,CHD5基因40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区及其两侧剪切位点的突变情况;然后,运用real-time PCR手段检测了32个乳腺癌细胞系及58对乳腺癌组织样本中(包括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CHD5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了CHD5 mRNA表达水平和各项临床病例指标问的相互关系。接着,运用亚硫酸氢钠处理DNA、PCR扩增并测序的方法,检测了9个乳腺癌细胞系及30个乳腺癌组织样本中CHD5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最后,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重新表达CHD5,运用SRB染色、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等手段,检测该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研究结果:   在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检测到一个移码突变,位于CHD5染色质解旋酶/ATP酶结构域。组织样本中没有检测到突变,只发现一个新的SNP位点;约63%的乳腺痛细胞系及乳腺癌组织样本中,CHD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乳腺癌细胞系及组织样本中,CHD5基因启动子区均存在高甲基化,说明甲基化而非突变是导致CHD5转录失活的主要原因。另外,在MDA-MB-231中重新表达CHD5后,该细胞增殖变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表明CHD5可以将细胞阻滞在S期。   结论:   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HD5基因分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初步检测了该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HD5基因会发生很多异常改变,且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异常是导致其转录失活的主要机制。该基因是乳腺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候选抑癌基因。
其他文献
在大桥的钢桩桩基桥墩建设过程中,若因外力等原因发生倒塌事故,则在对倒塌的平台进行打捞工程中会涉及钢桩桩基拔除打捞这一特殊的打捞工艺.结合大连滨海大桥桥梁钢桩桩基打
学位
流域水文过程受气候、下垫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传统的集总式水文模型没有考虑空间异质性,分布式水文模型弥补了这个缺陷,能够反映水文水资源在
小浪底水库是黄河进入下游前最后一座具有较大调节能力的峡谷型水库,能为黄河下游的防洪减淤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黄河来水含沙量高,来沙量大,自1999年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
河谷深厚覆盖层地基给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少困难,在这类地基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时,与此相关的渗漏量控制、渗透稳定性、不均匀沉陷及砂土液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对工程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