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南生态功能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地区的生态安全。研究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对于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将景观生态学的科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分析了生态功能区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赣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Erdas Imagine、ArcGIS软件平台,对影像进行了解译,在对照景观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表的基础上,制作出3个时期的景观分类图,并运用Fragstats3.3景观格局软件计算了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域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以及主要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变化。第二部分是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安全的有关原理,分析赣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原则,并对该区域的生态安全保护提出相应对策。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研究区特点及研究目标将景观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筑用地以及未利用地6大景观类型,这6类景观要素从总体上构成了赣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景观格局。2000-2010年,耕地面积从333509hm2减少到328169hm2、林地面积从992955hm2减少到990807hm2,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补充耕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建筑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威胁。(2)对赣南生态功能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景观格局分类图进行分析,得出赣南生态功能区景观结合度从99.6834减少到99.6681,破碎度增加,多样性指数从0.8617增加到0.8781,均匀度指数从0.4809增加到0.4901,两者均呈现增长的趋势。(3)结合论文的研究数据分析,提出赣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原则,并且提出了增强景观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安全保护责任、发展生态型新型产业、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加强对景观变化的动态监测等生态环境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