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税服务工作历来是各国税务机关关心和重视的税收焦点工作。纳税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征纳关系是否和谐,更关系到国家税收收入是否稳定。办税大厅作为税务机关对外的“窗口”,承接着纳税人办理各种纳税事宜的日常工作,是纳税服务工作最前沿的战线。随着“营改增”的深入开展,国税办税大厅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原有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纳税服务的要求,全国各地税务机关都在探索新的办税大厅模式,将国税与地税原本独立的办税大厅改造成联合办税大厅便是其中一种模式。作为税务机关的核心部门,办税大厅工作效率的高低及服务态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税务机关的纳税服务质量。研究办税大厅尤其是全面“营改增”后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的纳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长寿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厅的纳税服务情况为案例,重点围绕什么是纳税服务、当前办税厅纳税服务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对国内外关于纳税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博弈论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对“营改增”后长寿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发现,联合办税大厅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窗口及人员配置存在明显短板、纳税人等候时间过长、自助硬件设施缺乏、前台后备力量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大厅原有领导各自为政、临聘人员业务知识与责任心不足、前台岗位配置不合理、国地税合作缺乏深度、人事交流轮岗制度不健全、基层福利待遇差、软件技术不成熟。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优化长寿区国地税联合办税大厅纳税服务的具体建议如下:整合大厅领导干部配置体系、改变临聘人员工资支付模式、开设流动办税服务站、深化国地税合作、健全人事交流制度、调整前台个人工资绩效考核、建设高效网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