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体内实验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颅外恶性肿瘤常见类型之一,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尽管在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上,手术、化疗及放疗、干细胞移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一直难以取得理想疗效。除去部分病情进展及治疗时机较适合手术切除的病例,大部分患儿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如环磷酰胺、顺铂等,化疗的耐药性仍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蒜素是一种已被临床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有效发挥抗菌消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的含硫化合物,已成功应用在胃癌、乳腺癌、结肠癌、胶质瘤等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关于其在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上的应用尚不多见,而大蒜素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改善化疗药物耐药性、提高化疗敏感度的效用缺乏成熟有效的实验研究证据。因此,本研究拟将大蒜素联合环磷酰胺联合用于神经母细胞瘤荷瘤小鼠的治疗上,以评价其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效果及对化疗敏感度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为日后大蒜素在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目的:评估大蒜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荷瘤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NB SH-SY5Y细胞接种于32只BALB/c裸鼠建立神经母细胞瘤荷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平均分为联合治疗组、环磷酰胺组、大蒜素组和模型对照组,另取8只裸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联合治疗组和环磷酰胺组尾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mg/kg,每周一次,连续4周;此外,联合治疗组和大蒜素组给予大蒜素(10mg/kg/d)灌胃给药处理,每天一次,连续4周;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测量和记录各组小鼠瘤体体积增长情况和生存期,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第3d、14d、28d收集各组小鼠血液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细胞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样品中VEGF和MMP2水平;于第29d处死所有存活小鼠,收集瘤体、肝脏、脾脏及胸腺组织称重并制作瘤体石蜡切片,计算和比较抑瘤率、肝脏、脾脏及胸腺重量;分别采用TUNEL法和BrdU法检测瘤体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瘤体组织中VEGF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动物生存曲线,Log-Rank法对生存曲线进行整体及两两比较。  结果:联合治疗组瘤体体积、瘤重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较低,凋亡水平较高(p<0.05),表征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血清VEGF、MMP2含量及组织内VEGF、MMP2表达更低(P<0.05);联合对照组和大蒜素组T细胞亚群分布也优于模型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p<0.05)。大蒜素单药组VEGF表达水平高于环磷酰胺单药组,但MMP2表达水平低于环磷酰胺组(P<0.05).生存期方面,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提高荷瘤鼠生存期(χ2=5.667,p=0.017),而环磷酰胺或大蒜素单药治疗不能明显提高动物生存期(χ2=1.570,p=0.210/χ2=2.172, p=0.102)。  结论:大蒜素通过免疫调节改善机体T细胞亚群的分布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增长并协同环磷酰胺增强疗效,还可以通过抑制VEGF、MMP2的表达降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活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期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以学龄前期儿童多见。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0-10岁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约为3/10万-4/10万,严重威胁着儿童
背景和目的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部分患儿可反复发生肺炎,即反复肺炎。反复肺炎发病机
课题背景: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名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由ATP7B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
应用高分辨磁共振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斑块内成分。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复发以及颅内急性缺血灶的关系,总结缺血性脑卒中高危
目的:研究碘(iodine)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增殖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
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具有抗粘连潜力的高分子材料,包括PEO(聚氧化乙烯;聚环氧乙烷)、CS(壳聚糖)、PLLA(聚L-乳酸)、PHBV(3-羟基于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聚β3羟基于酸与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