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镁系储氢合金由于其储氢量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然而,较低的吸放氢速率与较高的放氢温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合金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在Mg2Ni储氢合金的基础上,分别选择Y和Co部分替代Mg2Ni合金中的Mg和Ni,以研究Y、Co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储氢性能的影响,并揭示Mg(Y)-Ni(Co)储氢合金吸放氢过程中的相转变及相应反应机理。本文的主要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系储氢合金由于其储氢量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然而,较低的吸放氢速率与较高的放氢温度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合金化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在Mg2Ni储氢合金的基础上,分别选择Y和Co部分替代Mg2Ni合金中的Mg和Ni,以研究Y、Co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储氢性能的影响,并揭示Mg(Y)-Ni(Co)储氢合金吸放氢过程中的相转变及相应反应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电阻炉熔炼制备了Mg2-xYxNi0.9Co0.1(x=0,0.2,0.3,0.4)合金,探索了Y添加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铸态Mg2Ni0.9Co0.1由包晶Mg2Ni、Mg-Mg2Ni共晶和少量先析出Mg-Ni-Co三元相组成,吸氢后相组成为Mg2Ni H4、Mg2Ni0.9Co0.1H4和Mg H2。Y添加后,合金XRD图谱中除观察到Mg和Mg2Ni相外,还有Mg YNi4相以及微量的Y2O3相,而合金吸氢后的相组成为Mg2Ni H4、Mg H2、Mg YNi4、YH3、Y2O3以及Mg2Ni H0.3。随着Y添加量的增加,Mg2-xYxNi0.9Co0.1(x=0,0.2,0.3,0.4)合金中包晶Mg2Ni基体相所占面积比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而共晶组织逐渐增多,合金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2)Mg2-xYxNi0.9Co0.1(x=0,0.2,0.4)合金活化性能与不同温度下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Y添加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其中当x=0.4时合金仅需一次吸放氢循环即可完成活化;在明显改善合金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同时,Y添加会降低Mg2-xYxNi0.9Co0.1合金在低温(260℃、280℃)下的吸氢动力学性能与储氢量。(3)制备了Mg1.8Y0.2Ni1-yCoy(y=0,0.05,0.1,0.15,0.2)合金,并对各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测试表征与分析。XRD测试发现铸态下五种合金均由Mg2Ni、Mg、Mg YNi4以及少量的Y2O3相组成,完全吸氢后相应相组成均为Mg2Ni H4、Mg H2、Mg YNi4、YH3、Y2O3以及Mg2Ni H0.3,即添加Co不影响Mg1.8Y0.2Ni1-yCoy合金铸态下与吸氢后的相组成;凝固组织SEM测试分析表明,Co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细化Mg1.8Y0.2Ni1-yCoy合金的显微组织。(4)分析了Mg1.8Y0.2Ni1-yCoy(y=0,0.1,0.2)合金的活化与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y=0与0.2时,合金的活性性能最好,仅需1次吸放氢循环即可实现完全活化,y=0.1时次之,需2次循环方可完成;Co添加对合金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其中低温(260℃)下Co添加可改善合金放氢动力学性能,但吸氢动力学性能有所降低,而高温(280℃和300℃)下合金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均随Co添加而改善。(5)DSC测试结果显示Mg2-xYxNi0.9Co0.1(x=0,0.2,0.4)合金氢化物的起始放氢温度分别为200℃、156℃、208℃,Mg1.8Y0.2Ni1-yCoy(y=0,0.1,0.2)合金氢化物的起始放氢温度分别为180℃、156℃、210℃,均远低于Mg2Ni H4的放氢温度(253℃),即Y、Co添加可改善合金的放氢热力学性能,且Mg1.8Y0.2Ni0.9Co0.1最佳;基于DSC曲线中放氢峰值温度通过Kissinger法计算得Mg1.8Y0.2Ni0.9Co0.1的放氢活化能为56.5 k J/mol,远低于Mg2Ni0.9Co0.1(94.7 k J/mol)与Mg2Ni(102k J/mol)。
其他文献
限制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HT-PEMFC)的广泛应用和成功商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寿命或耐久性以及电池制造成本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在汽车应用中尤为突出。尽管已安装燃料电池的单元数量持续增加,但仍不能保证目前对燃料电池使用寿命的要求。这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科学家来进行研究以寻
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而近年来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快速增加,化石能源正渐渐匮乏。同时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许多的温室气体以及污染性气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此寻找替代燃料是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正戊醇作为第2代可以再生的生物燃料,其理化性质适合于柴油机的燃烧,可以使用木质纤维等原材料进行大量商业化生产。本文的实验是在一台四缸、水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实验燃料采用生物柴
喷丸强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表面改性工艺,能显著提高机械零部件的抗疲劳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等工业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来研究喷丸强化过程不仅能大量节省实验成本,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弹丸冲击诱发零部件表层残余应力场和尺寸畸变等机理方面的理解和很好的建立喷丸工艺参数与喷丸效果之间的数值关系。本文以汽车轴用42CrMo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建立规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众多领域对于精密驱动设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技术要求,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与传统电磁电机对比,独特的工作特点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超声电机类型中,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Traveling Wave Rotary Ultrasonic Motor,TRUM)已较为成熟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多个重要领域。目前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使用整体式定子,而此类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无污染的能量转换装置,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催化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电化学反应发生于催化层中提供电子通道、质子通道和气体通道的活性三相界面,它的结构与燃料电池的性能息息相关,而催化层的制备过程决定了其微观结构。催化层的常用制备方法是将催化剂墨水涂覆在质子交换膜或气体扩散层上,待墨水干燥后便形成了催化层。催化剂墨水的涂覆方法
拼焊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汽车零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传统溶化焊难以焊接铝合金,本文使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焊接异质铝合金。然而,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的拼焊板存在着成形时变形不均匀的问题,根据研究,热成形可以改善整个拼焊接头在变形时的不均匀性,从而提高拼焊板成形性。目前常用的热成形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常规工艺流程,另一种为热成形淬火工艺(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发展,对于设计更高运行时速的地铁车辆有愈发迫切的需求。基于此背景,本文在研究第三轨供电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考虑基于优化算法对受流器结构特性进行优化,重新调整受流器的动态参数,以提升中高速地铁靴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进而改善其中高速工况下的受流质量,文中探究的方法及过程对于涉及靴轨系统的改进措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首先,基于受流器实测数据识别出受流器的动态参数并建立受流器二
基于双目视觉的交通场景三维重建技术凭借其稠密的点云重建与成本优势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其核心技术,立体匹配的精度决定了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效果,然而交通场景的复杂性、场景中目标尺寸的不确定性以及算法参数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给立体匹配任务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针对立体匹配中的视差不连续问题、细小物体及边缘区域的匹配精度问题等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基于获取的高精度视差
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及跨国车企的陆续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与此同时,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促进了客户识别和管理手段的逐渐精细化发展,企业可通过数据分析识别真正“有利可图”的潜在客户以维持未来生存与发展。对潜在客户的识别有助于企业深入认识客户价值,提高客户转化率,降低客户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对企业而言有着降本增效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展开了新能源汽车潜在
汽车前照灯作为汽车上的装饰部件和功能部件,在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汽车前照灯相比,自适应前照灯既可以增加驾驶员在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又可以成为汽车市场里的亮点和加分项。然而,现有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存在直线路段内灯体无法偏转、S弯道拐点区域内照射路线的长度变短、光轴不能总被约束在有效照明范围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划路径的智能前照灯偏转控制算法。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