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目前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对乳腺癌的治疗探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尤其近20年来,其诊治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尽管如此,全球每年仍有约40万人死于该病。乳腺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机制的研究目前仍然是乳腺癌研究的一个热点,深入地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对于乳腺癌治疗预防措施的选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关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及其受体、CD34的研究日趋增多,并证实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ng是一类与血管生成有关的蛋白质,Ang家族由Ang-1、Ang-2、Ang-3、Ang-4组成。其中Ang-1、Ang-2与血管生成有关。Ang-2为分泌型糖蛋白,分子量约75kD,主要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Ang-2通过与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酶受体Tie-2结合而发挥作用。当Ang-2与内皮细胞上的Tie-2结合时,可导致内皮细胞之间、内皮细胞与支持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破坏血管结构的稳定性,由此引起毛细血管出芽,形成新血管。Ang-2是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的早期标记物,与肿瘤血管形成数目、临床分期、预后关系密切。CD34是高度糖基化型跨膜蛋白,分子量为105~120 kD。CD34在正常及肿瘤性的小血管内皮中都有表达,是一种与新生小血管相关的抗原,其在血管内皮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由于其在新生血管内皮中的表达远大于非新生血管内皮,提示其作用可能与血管生成有关,CD34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使之成为最敏感的血管内皮标记物。目前,Ang-2及其受体的表达状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的文献报道很少:在乳腺癌组织中Ang-2和Tie-2两者表达关系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见报道。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ng-2、Tie-2、CD34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和对照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的乳腺组织间和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间Ang-2、Tie-2各自表达的差异,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g-2、Tie-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乳腺导管癌中这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将Ang-2、Tie-2作为新的临床治疗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正常乳腺组织、13例纤维腺瘤乳腺组织、10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和42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组织中Ang-2、Tie-2和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X~2检验分析了不同乳腺组织间及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间Ang-2、Tie-2和CD34各自的表达差异,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g-2、Tie-2和CD34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乳腺导管癌中Ang-2、Tie-2两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Ang-2、Tie-2和CD34在正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对照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较低;乳腺导管癌组织中Ang-2、Tie-2和CD34表达明显上调。三者在三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乳腺导管癌细胞外基质中和细胞浆内还分别可见到Ang-2和Tie-2异常表达分布。2.Ang-2、Tie-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83.33%)高于其在乳腺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40.00%)。两组中Ang-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39),Tie-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0)。3.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为186.47±26.47)高于其在乳腺导管内癌中的表达(为163.44±24.84)。CD34标记的MVD在两组间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1)。4.Ang-2在Ⅲ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9.47%,17/19)高于其在Ⅰ-Ⅱ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6.52%,13/2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20)。Ang-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84.38%,27/32)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0.00%,5/10)。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4)。Ang-2在癌块≥3cm乳腺浸润性导管中的阳性表达率(89.66%,26/29)高于其在癌块<3cm的乳腺浸润性导管中的阳性表达率(53.85%,7/1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6)。5.Tie-2在Ⅲ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9.47%,17/19)高于其在Ⅰ-Ⅱ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2.17%,12/2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0)。Tie-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78.13%,25/32)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40.00%,4/10)。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32)。Tie-2在癌块≥3cm的乳腺浸润性导管中的阳性表达率(82.76%,24/29)高于其在癌块<3cm的乳腺浸润性导管中的阳性表达率(38.46%,5/1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7)。6.乳腺导管癌中Ang-2、Tie-2表达均上调。两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s=0.632,P=0.000)。结论:1.Ang-2在乳腺导管癌中表达上调;Ang-2表达上调与乳腺导管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有关,提示Ang-2表达上调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2.Tie-2在乳腺导管癌中表达上调;Tie-2表达上调与乳腺导管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有关,提示Tie-2表达上调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乳腺导管癌中Ang-2、Tie-2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两者可能以协同或互补的方式共同参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4.Ang-2、Tie-2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从多方面了解和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5.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