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从大通河引水补给水资源紧缺的湟水河,对青海省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水资源的调动带来了调水区域和受水区域之间的效益转换和利益冲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青海省科技创新项目,在分析效益转换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补偿机制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阐述了调水补偿机制是水权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补偿制度构建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性、优化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等原则。(2)分析了调水地区遭受的负面影响,建立了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的损失测算模型,利用等效水库法与PSO-SA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联合调度时大通河梯级水电站的调水损失情况,为实施补偿提供了定量参考依据。(3)利用复合系统和协同学理论,构造了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产业用水系统演化的哈肯模型,分析了调水对大通河流域产业结构长期演化的影响,为引大济湟工程的长期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4)在水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引大济湟的跨流域调水水价由工程水价、水资源费和机会损失价值构成,测算了引大济湟工程的工程水价,并结合调水地区的损失测算,设计了调水补偿水价;分析了用水户的水价承受能力,并将其与设计的补偿水价进行了对比分析。(5)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区域水资源和外调水资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湟水流域经济发展、需水水平、供水水平和调水工程规划,对湟水流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调水效益。(6)提出引大济湟动态补偿机制,设计了补偿机制的制度组成、相关规则和宏观调控流程,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措施和建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调水补偿的信息平台,并对不同调水方案的动态补偿价格进行了实例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