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及分析,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2014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手册》,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中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进而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筛选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1.本课题剔除资料不完善者412例,共收集1274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总人数50.83%,女性占总人数49.17%。在年龄分布上,40~50岁年龄段占总人数34.21%,51~60岁年龄段占总人数33.00%,61~70岁年龄段占总人数32.79%。经检验,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地区分布五区八县均有涵盖,职业分布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人群,各职业分布存在较大差异。12749例研究对象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132例,其中男性占总人数82.60%,女性占总人数17.40%,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以40~50岁年龄段居多。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0.36±7.99)岁。2.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总体分布为:血脂异常>很少进行体育运动>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史>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房颤或明显的脉搏不齐。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与总体分布类似,女性在高血压危险因素上明显增加。在年龄分布上,40~50岁年龄段与总体分布类似,51~60岁年龄段除吸烟有所下降外,余分布特点与总体分布相似,61~70岁年龄段高血压病史已排名首位危险因素,房颤也略有所升。3.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总体分布为: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瘀血质>特禀质。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与总体分布类似,女性在气郁质和阴虚质上有所增加。在年龄上,40~50岁年龄段与总体分布类似,51~60岁年龄段阳虚体质有所增加,61~70岁年龄段阳虚、阴虚体质有所增加。气虚质、阳虚质在三个年龄段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气郁质则逐渐下降。4.脑卒中高危人群各中医体质在危险因素的分布上,除特禀体质外,其余八种体质大致均以血脂异常、很少进行体育运动、吸烟和明显超重或肥胖这四种危险因素排名前位,危险因素的分布并无太大差异。5.脑卒中高危人群湿热质年龄小于平和质、气虚质和阳虚质,阳虚质年龄大于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结论:1.脑卒中高危人群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以40~50岁年龄段居多。总体危险因素分布以血脂异常、很少进行体育运动、吸烟和明显超重或肥胖为主,应加强在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健康管理以控制危险因素的发展;女性在血压方面需加以重视;年龄大者需特别注意心脏问题。2.脑卒中高危人群总体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除平和质外,偏颇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阳虚质为主;女性在气郁质和阴虚质上有所增加;年龄大者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上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