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用于人物的品藻,与今天的含义有着较大的差别。关于“风格”,现在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应该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一语了,对此,在中国与之相似并且同样广为人知的则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都不约而同的将“风格”与其创作主体“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并认为“风格”即“人格”,是创作主体思想与情感的外在流露,反映了人的精神与追求。元代以山水画最为著名,代表性人物是“元四家”,自元以后,凡画山水画而不受其影响的几乎没有。宋画重物理,元画重性情。笔墨在他们这里具有了独立审美性,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更紧密了,并辅以在在画上题字作诗,配合画面需要而相互补充,最终确立了诗文书画合一的“文人画”形式。笔者这里将倪瓒与其他三家作一点参照与比较,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对其绘画风格的理解。中国文人自古以“修心”为首,无论居庙堂之上,或处山林之远,都希望脱俗,脱离俗世。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隐逸”文化在元代更是达到了顶峰,倪瓒作为隐逸的代表,他的画简洁而单纯,成熟画风都是寥寥数笔,一个面目,一种精神,画面空旷而不著一人,显示了他欲逃离这个世界的心态。在艺术家的生命里,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一个人不容易,认识自己更难,将自己呈现在作品中,形成自己稳定而独特的个人风格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倪瓒的《渔庄秋霁图》整体风貌与《六君子图》极为类似,可是从《六君子图》到代表风格成熟的《渔庄秋霁图》,中间隔了整整十年。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笔者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幅作品的“风格”就必须深入了解创作这幅作品的“人”,将其和创作主体的生存环境乃至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如果脱离了这些内在因素,而只是从作品的笔墨、造型、构图、色彩等外在表现形式来寻找,找到的只能是技法。因此应该将一幅作品分为“内在”与“外在”:“内在”是作品的创作时期、创作环境以及作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等等,“外在”即作品的笔墨、造型、构图、色彩等等,这里笔者试图探索一下二者在“风格”的呈现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又是如何互相转化,而将“内在”形象化,并最终以“风格”表现出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