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仙花(Narcissus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采用雕刻法进行艺术造型后形成的盆景,因株型优美、形态多样,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且经雕刻的水仙花身价也几倍增长。但经过较长时间暗环境贮运后,水仙花会出现叶片黄化、鳞茎霉变、花苞干枯等问题而影响品质,限制其产品的发展。本文以水仙花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筛选、不同影响因素的正交保鲜试验及贮运后不同药剂处理方式对水仙花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影响水仙花贮藏特性的因素关系,以期获得延长水仙花雕刻品贮运时间的处理方式,保持水仙花的商品品质,实现其产品的商业化发展。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保鲜剂处理水仙花均能有效抑制水分的散失,叶绿素的分解,降低MDA的产生,对其品质的保持都有一定效果。其中6-BA处理的最适合浓度为25mg/L,PP333处理的最适合浓度为200mg/L,碧护处理的最适合浓度为50mg/L,比较三者最适合浓度发现,浓度为50mg/L的碧护处理在保持水仙花商品性上有显著优势。2、分析各因素对水仙花商品率的影响发现,贮运时间和贮运温度对水仙花贮运品质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包装类型,最后是保鲜剂处理和水培时间。3、依据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仙花出口贮运保鲜最理想的处理组合方式为保鲜剂浓度为50mg/L碧护溶液、水培时间14d、包装类型以1ppm 1-MCP熏蒸12h+PE袋密封处理、贮运温度4℃。该处理组合能在贮运36d后能有效地保持其商品率为94.7%且花期无显著变化。在生理上,该处理能稳定叶片内的总含水量,防止水分的散失,延缓叶绿素的降解,稳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持POD活性,抑制叶片内MDA含量的产生,从而有效延缓水仙花的衰老,延长贮藏期。4、在贮运期间水仙花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多数在0.6以上,且水仙花的商品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a=0.05),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a=0.01),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0.01),而与总含水量无显著相关。5、从不同处理对水仙花朵性状的影响结果可知,1ppm1-MCP熏蒸12h+3ml/L aa+50mg/L碧护处理的效果最好,相比清水(CK)能推迟水仙花的始花期、盛花期分别达2d、4d,延长单花花期达1.5d;其次是1ppm1-MCP熏蒸12h+50mg/L碧护处理。多重比较分析发现,1ppm1-MCP熏蒸12h+3ml/L aa+50mg/L碧护处理、1ppml-MCP熏蒸12h+50mg/L碧护处理与CK之间对水仙花始花期、单花花期、盛花期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a=0.05),而3ml/Laa处理、50mg/L碧护处理、3ml/Laa+50mg/L碧护处理对其影响无显著差异(a=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