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和乌龟(Chinemys reevesii)为中国常见的两种淡水龟,广泛分布在国内诸省,同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本文分别以来自南北地理隔离种群的这两种龟为对象,研究(1)不同地理种群黄喉拟水龟卵内物质的差异;(2)温度对两种淡水龟卯孵化和幼体特征的影响及其种群间变异;(3)温度对两种淡水龟性别决定的影响及其种群间变异。主要的结果和结论为:
一、不同地理种群黄喉拟水龟卵内物质的差异
黄喉拟水龟南北种群卵卵黄干重存在显著差异,南方种群卵黄明显高于北方种群,相应地,卵黄含水量明显低于北方种群。卵壳干重亦存在显著种群间差异,南方种群卵壳干重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相应地,卵壳含水量显著低于北方种群。结果表明南方种群卵内繁殖投入大于北方种群。
二、温度对两种淡水龟卵孵化和幼体特征的影响及其种群间变异
比较黄喉拟水龟南方广州种群和北方海宁种群,乌龟南方海南种群和北方上海种群卵孵化热依赖性及幼体特征的地理差异。发现南北种群黄喉拟水龟卵的大小与形状存在种群间差异,卵大小为南方种群>北方种群,在相同卵长径条件下,卵宽大小亦为南方种群>北方种群。乌龟卵重量也存在种群间变异,海南种群<上海种群。
黄喉拟水龟新生幼体体色存在地理变异,北方种群体色较淡,偏青黄色,头顶的菱形呈青绿色;相反,南方种群体色相对较深,偏黑褐色,头顶的菱形呈褐色;乌龟幼体体色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
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呈非线性缩短,北方种群黄喉拟水龟孵化期显著长于南方种群,但随着孵化温度降低,南北种群孵化期的差异逐渐缩小;乌龟北方上海种群卵孵化期略长于南方海南种群。
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幼体大小,黄喉拟水龟南方种群30℃下幼体较其他温度下幼体大,但28℃孵出幼体背甲最高;而北方种群28℃下孵出幼体较其他温度下幼体大。乌龟中,较低温度下孵出的幼体个体大于高温下孵出的幼体。两种淡水龟幼体大小的种群间差异即使在消除卵大小影响后依然存在:南方种群黄喉拟水龟幼体大干北方种群,而乌龟北方上海种群幼体大于南方海南种群。可见,幼体大小的地理变异不仅与卵大小差异有关,而且可能与卵内繁殖投入差异有关。
幼体运动表现也受孵化温度影响显著。黄喉拟水龟南方种群运动能力随孵化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北方种群低温下孵出的幼体运动能力最强。各孵化温度下,南方种群的运动能力要弱于北方种群。乌龟南北种群运动能力不存在种群间差异,低温下孵出的幼体运动能力较高温下幼体强。
三、温度对两种淡水龟性别决定的影响及其种群间变异
孵化温度显著影响两种淡水龟新生幼体的性别:低温产生雄性,高温产生雌性。黄喉拟水龟中,温度对南北种群的表现基本相似,两个种群性别决定的基准温度大致相同,约在28.5~29℃之间。乌龟中,29℃时南北种群性比表现不同,发生明显偏移:海南种群雄性子代占优势,而上海种群雌性子代占优势。南方种群性别决定的基准温度也要高于北方种群。结果表明,性别决定的基准温度不仅物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地理种群间同样也会存在差异。这就建议对于不同物种,不同地理种群的龟类,不能简单的运用同一孵化模式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