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百草枯中毒报道呈增加趋势,中毒剂量小,且无特效解毒剂,目前又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中毒后主要突出损害肺脏,但具体损伤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通过监测姜黄素干预下百草枯中毒(PQP)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及肺部影像学(肺部HRCT)的变化,研究PQP患者肺部纤维化的可能发生机制及演变过程,初步探讨姜黄素对PQP患者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为揭示百草枯致肺纤维化机理、寻找理想治疗的靶点和药物作出有益的尝试。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PQP患者共61例(无原始肺疾病),分为非姜黄素组(n=30)和姜黄素组(n=31),非姜黄素组给予洗胃,血液灌流,甲泼尼龙,维生素E、C,利尿,营养心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姜黄素组除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同时予姜黄素胶囊每次1000mg,日三次口服给药。两组患者均抽取1、3、5、7、14d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用ELA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MMP-9及TIMP-1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入院1、3、5、7、14d行肺HRCT,记录患者各时间点肺CT的磨砂影,网格影及蜂窝影等征像,分别根据Goddard评分标准进行HRCT评分。分别比较两组内及两组间MMP-9.TIMP-1. HRCT评分的差异;分别比较MMP-9.TIMP-1与HRC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统计两组患者的入院14d死亡率,入院第5d纤维化发生率,行两组入院第5d纤维化程度的比较;对两组行生存分析,描绘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①非姜黄素组与姜黄素组各组内分别比较1、3、5、7、14dMMP-9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除第14d,P>0.05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均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从入院第1 d即开始升高,非姜黄素组3d达高峰,姜黄素组5d达高峰,之后均逐渐下降。②非姜黄素组与姜黄素组各组内分别比较1、3、5、7.14d TIMP-1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IMP-1水平均随时间推移呈增高趋势;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组患者血清TIMP-1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非姜黄组。③非姜黄素组与姜黄素组组内比较肺HRCT评分,除姜黄素组3d和5d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比较均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影像学逐渐出现磨玻璃影、网格影和蜂窝影等纤维化征象,并呈加重趋势。组间比较,姜黄素组患者各时间点HRCT评分均低于同时间非姜黄组患者(P<0.05),纤维化程度较非姜黄素组有所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④非姜黄素组与姜黄素组患者不同时间HRCT评分与MMP-9及TIMP-1相关性分析,非姜黄素组入院第1、3、5d肺HRCT评分与同时间点的MMP-9含量呈正相关,第7、14d呈负相关。非姜黄素组入院第1、3d肺HRCT评分与同时间点的TIMP-1含量呈负相关,在第5、7、14d呈正相关。姜黄素组入院第1、3、5d肺HRCT评分与同时间点的MMP-9含量呈正相关,第7、14d二者呈负相关。姜黄素组入院第1 d肺HRCT评分与TIMP-1含量呈负相关,在第3、5、7、14d呈正相关。⑤非姜黄素组与姜黄素组入院第5d肺纤维化发生率及程度的比较,姜黄素组肺纤维化发生率(P=0.034<0.05)及纤维化程度(P=0.0038<0.01)均显著低于非姜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⑥姜黄素组与非姜黄素组患者入院第14d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姜黄素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姜黄素组。结论:①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中MMP-9水平在中毒后出现明显增高,3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血清中TIMP-1水平中毒后开始升高,随病情发展呈持续升高趋势,这表明MMP-9及TIMP-1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启动及进展过程。②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中MMP-9及TIMP-1水平与肺HRCT评分具有相关性,MMP-9及TIMP-1可作为临床生化指标联合CT等其他检查手段对肺纤维化的程度及预后做出评估。③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采用姜黄素进行干预治疗可降低循环中MMP-9及TIMP-1水平,减轻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延缓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时间,但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对预后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