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为蓼科(Polygonceae)蓼属(Polgohum)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虎杖(Polgonum cuspidatum)的根及根茎。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 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决明子(Semen Cassiae)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to 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筛选抗肿瘤中药时发现中药虎杖、大黄、决明子在体外显示抗肿瘤作用。通过查找文献和初步抗肿瘤实验表明其主要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为了进一步研究天然蒽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构效关系,从中筛选结构新颖且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对虎杖、大黄、决明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乳腺癌(MCF-7)体外细胞毒活性为检测手段,对虎杖、大黄、决明子进行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和结构鉴定。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复柱层析分离技术,从虎杖、大黄、决明子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IR,EI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和多种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Ⅰ大黄酚(chrysophanol)、Ⅱ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Ⅲ大黄素(emodin)、Ⅳ黄葵内酯(ambrettolide)、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Ⅶ香豆素(coumarin)、Ⅷ2-乙氧基-8-乙酰基-1,4-萘醌(2-ethoxy-8-acetyl-1,4naphthoquinone)。其中化合物Ⅷ为从天然物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Ⅳ首次从虎杖中分离得到。通过对大黄素的结构修饰制备了其相应的衍生物1(8)-乙酰基-3-甲基-8(1),6-羟基-9,10-蒽醌,6-乙酰基-3-甲基-1,8-二羟基-9,10-蒽醌和大黄素甲醚。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虎杖、大黄、决明子的乙醚提取物和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Ⅰ、Ⅱ、Ⅲ、Ⅳ、Ⅷ均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细胞毒活性。大黄蒽醌母核的细胞毒活性表明,大黄素中的6位羟基提高母核的细胞毒性,是药效基团。本论文首次对虎杖、大黄、决明子的乙醚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抗肿瘤活性评价,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天然蒽醌资源提供参考数据。本课题不仅丰富了对天然蒽醌中虎杖、大黄、决明子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的了解,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