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组以情绪状态和精力的反复波动为标志的慢性精神疾病,因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倾向及致死率被列为五大致残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在两种主要亚型即双相情感I型障碍(BD Ⅰ)和Ⅱ型(BD Ⅱ)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与一直未能找到明确区分两者的稳定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有关。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多项神经心理功能存在受损,但BD Ⅰ和BD Ⅱ的异常表现仍有较多重叠,一些研究结果存在相互矛盾。而一些影像学研究发现两种亚型前额叶等区域存在不同程度萎缩,并提示两者情绪和非情绪性任务下的相关脑区功能存在不同异常。因此亚型的更多差异很可能通过那些涉及前额叶等区域的功能表现出来。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病理特征是情绪调控异常,这与其对情绪刺激的加工异常,不能从情绪情景中分离或转移出来进行正常的认知活动,以及对不良情绪行为的抑制(执行控制功能)不足有关,且这些过程都少不了前额叶的参与,提示BDI和BD Ⅱ在这些功能的受损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研究目的1.通过对面部表情识别任务中BDI和BD Ⅱ头皮电信号的记录,旨在探讨两种亚型对面部表情刺激的皮层加工实时特点,并通过评估被试的情绪状态与皮层波形的关系,找到两者独立于情绪状态之外的情绪加工差异特征。2.通过对不同情绪情景下BD Ⅰ和BD Ⅱ进行注意任务时的头皮电信号记录,并评估被试当下的情绪状态与皮层波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外部情绪刺激和内在情绪状态对两种亚型注意力的影响,找到两者独立于情绪状态之外的注意功能差异特征。3.通过对BDI和BD Ⅱ催眠易感性的评估,旨在反映两种亚型在意识改变状态下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的各自特点。同时,评估催眠易感性对被试当下情绪状态的预测作用,为今后在双相障碍两种亚型中针对性催眠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测试了 39例BD Ⅰ、25例BD Ⅱ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平静、高兴、愤怒和悲伤面部情绪加工的脑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同时使用心境障碍问卷(The 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32 项轻躁狂症状清单(The Hypomania Checklist-32,HCL-32)和 Plutchik-van Praag 抑郁量表(The Plutchik-van Praag Depres sion Inventory,PVP)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情绪状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对各个面部情绪反应的ERP成分潜伏期和振幅,以及反应时。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三组的反应正确率。采用溯源分析探究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异常ERP成分时间窗下的激活脑区,与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探究了 ERP成分与被试情绪状态的关系。2.在厌恶、恐惧、悲伤、色情、高兴、平静等外部情绪情景下,对31例BDI,27例BD Ⅱ和4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视觉oddball ERP测试。同时,采用MDQ,HCL-32和PVP量表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状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在不同情绪场景下注意的ERP成分的潜伏期和振幅,以及反应时。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三组的反应正确率。采用溯源分析探究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异常ERP成分时间窗下的激活脑区,跟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采用相关分析探究了 ERP成分与被试情绪状态的关系。3.采用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 C 式(The 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Form C;SHSS:C)测量了 62例BD Ⅰ,35例BD Ⅱ和120例健康志愿者对催眠暗示的反应。同时,采用MDQ,HCL-32和PVP量表评估了被试过去两周以来的情绪状态。采用卡方分析比较了 BD Ⅰ、BD Ⅱ和健康志愿者在SHSS:C各个项目上的差异。同时,采用backward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催眠易感性对被试情绪状态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三个测试中都发现BD Ⅰ和BD Ⅱ 比健康对照组更高的PVP得分,BD Ⅰ 比 BD Ⅱ和健康对照组更高的MDQ得分,以及BD Ⅰ和BD Ⅱ 比健康对照组更高,而BD Ⅰ比BD Ⅱ更高的HCL-32得分。此外,在三个测试中分别发现:1.BD Ⅰ对悲伤表情的识别正确率较BD Ⅱ明显降低;而相比健康对照组BD Ⅱ对平静和高兴表情加工的N1潜伏期延长,对悲伤表情的P 3 b振幅降低,且其脑电波形的异常与情绪状态无关。溯源分析显示加工悲伤表情的P3b时间窗内,相比于对照组激活的双侧额上回和次级视觉皮层,BDI主要激活的是右侧梭状回,双侧额上回活动略有增加,而BD Ⅱ激活的主要是右侧颞下回,而额下回相应的活动减弱。加工平静和高兴时,N1时间窗内对照组主要激活了次级视觉皮层,而BD II主要是右侧颞下回。此外,B D Ⅰ和B D Ⅱ都表现出面部表情加工时的右脑偏侧化。2.B D I在恐惧和高兴情景下目标加工的N2潜伏期延长,在厌恶和色情情景下目标加工的P3振幅下降;而BD Ⅱ在厌恶、色情、高兴和平静情景下的P3振幅下降。溯源分析发现BDI和BD Ⅱ在不同情绪情景下在注意的特定阶段额下回、内侧前额叶、中央后回,以及颞叶、枕叶和边缘区域存在不同的激活异常。但BD Ⅰ和BD Ⅱ脑电波形的异常与各自的情绪状态无关。3.不同组在SHSS:C总分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特定项目,比如意念运动性暗示“双手分离”中BD I患者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感知觉暗示“蚊子幻觉”中BDⅠ的通过率低于对照组。此外,志愿者的感知觉暗示“蚊子幻觉”通过率、BDⅠ患者的挑战暗示“手臂僵硬”通过率,以及BD Ⅱ患者的感知觉暗示“年龄回归”通过率分别预测其MDQ得分。结论1.在面部情绪识别过程中,BD Ⅰ和BD Ⅱ均表现出右脑加工优势;但BDI对悲伤表情的识别能力较BD Ⅱ低;而BD Ⅱ存在更普遍的独立于其情绪状态的面部情绪早期加工功能受损,对偏正性情绪的早期基本编码变慢且存在右侧颞下回的过度激活,对负性面部情绪的分类评价和工作记忆表征更新不足且额上回活动减少。2.注意力方面,BDI和BD Ⅱ也存在独立于其情绪状态的功能受损。BDI患者在高兴和恐惧情景下的自动注意变慢,对目标识别或初级视觉编码的脑区活动变低,而在厌恶和色情情景下的主动注意降低,情绪调节区域存在过度激活;BD Ⅱ患者在厌恶、高兴、色情和平静情景下的主动评估能力降低,负责躯体感觉、听觉和情绪感知或调节的区域被过度激活。3.催眠易感性方面,BDⅠ在催眠状态下更易产生躯体分离,而不易产生意识分离;BD Ⅱ中未发现特异性表现。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都呈现出未催眠时的躁狂样状态与催眠下的躯体分离或意识分离易感性间的关联。该研究提示BDⅠ患者意识状态改变下的前额叶执行控制功能受损,并为针对性的催眠治疗奠定部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