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乃是内科常见重症之一。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因素众多,年龄较大、心梗的面积广泛、心肌酶较高、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程度越深等,尤其是早期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近期预后更差。因此我们在临床上可以找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对其进行监测,对急性心梗近期预后意义重大。本文要探讨的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白细胞、血糖二者与急性心梗早期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的150名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2小时内,所有入院患者治疗前均立即经肘静脉采血2ml,送检血常规。所有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调脂药、低分子肝素、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术后次日清晨查空腹静脉血糖。将血糖浓度(3.9—6.0 mmol/L)及白细胞计数(4—10×109/L)者列为Ⅰ组(正常组);血糖浓度(6.1—10.0 mmol/L)者列为Ⅱ组;白细胞计数(10.1—15.0×109/L)者列为Ⅲ组;血糖浓度(6.1—10.0 mmol/L)合并白细胞计数(10.1—15.0×109/L)者列为Ⅳ组,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严密监测,以观察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情况,并记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治疗用药,对以上所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得出:各组组间观察:Ⅱ、Ⅲ、Ⅳ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比率高于血糖、白细胞正常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Ⅳ组与Ⅱ、Ⅲ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概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入院后患者性别、治疗方式选择,治疗用药等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应激性白细胞升高可作为反映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指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合并白细胞升高较单纯应激性血糖升高或者白细胞升高更能反映出早期心脏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密切监测血糖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利于更好的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