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毛南族地区农村女童义务教育研究——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调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女童是明天的妇女和母亲,她们不仅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而且孕育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女童教育不仅对于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引论中首先介绍选题缘由,即在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女童教育具有实现女性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人口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增强女性的社会现代化适应能力的现实意义;接着分析在现阶段,我国女童教育虽然已不是全国性问题,但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滞后性,势必影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开展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研究的意义深远;在引论中同时还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接着在第一部分介绍女童教育概念,运用文献法,在分析中国女童教育研究的大量资料基础上,指出中国女童教育的四个特点,即起步早,但基础薄弱;发展快,但不平衡;长期性与艰巨性;民族性与发展性。 本文第二部分重点对广西毛南族地区女童义务教育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女童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毛南族地区女童义务教育在入学机会、学习过程及教育结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影响毛南族地区女童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家庭经济、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学生自身、自然条件等等,其中,家庭经济因素虽然对女童教育仍产生影响,但它已不再是影响毛南族女童受教育的主要因素,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女童自身原因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 本文第三部分在分析研究毛南族地区女童义务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女童教育的发展原则,即民主化原则、内源发展原则,民族性原则和质量效率原则。其次提出女童教育发展建议,即优化女童教育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加强女童教育的制度环境建设;唤醒女童接受教育的自我意识,消除心理障碍;改革学校教育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等,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女童教育,促进女童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创新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这种人需
本文对中美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选题的缘由,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分别概述了中美
互动效能感概念源于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个体基于对自身互动能力的主观评价而形成的一种预期和自信感。互动效能感在群际互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群际互动的产生和发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介绍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承接了《化学平衡》和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