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6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了第二个金融衍生品—一中国五年期国债期货。五年期国债期货的再次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它将在规避利率风险、促进国债顺利发行、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国债收益率曲线、指导投资者交易、健全投资者资产配置、进一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国债期货的推出,正值我国经济金融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上海自由贸易区已经成立,民营银行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变革促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在这一时期推出国债期货这一重要金融衍生品,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投资者的需求。虽然国债期货的推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来说意义重大。但是作为一种金融期货产品,其最基本的功能还是在于发现国债现货价格、规避国债现货投资的利率风险,以及修正国债现货与期货间不合理价格的套利和投机功能等。如今,国债期货推出已经一年了,国债期货的各种功能发挥的如何,是否如预期的一样在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深刻揭示国债期货运行的特征,检验其各种功能的发挥是否正常,然后找出其运行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最终促进我国国债期货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的实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债期货与现货的联动性;国债期货与现货的波动性溢出效应;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研究方法包括协整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及套期保值模型等。文章选择了2013年9月6日至2014年9月5日期间的连续国债期货价格、国债现货价格指数、国债期货价格指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的国债现货价等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国债期货与现货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国债期货与现货之间不存在波动性溢出效应,国债期货市场具有非对称效应;国债期货已经初步具备了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各国债期货合约对应的可交割国债现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交不活跃,国债期货不能反映最便宜可交割国债的走势。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国债期货上市一年来来虽然运行比较顺利,但是期现货之间的联动性还不是很强,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国债期货的真实数据对国债期货和现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外研究了国债期货与最便宜可交割证券的关系。本文的不足在于以下两点:一是数据样本过少。由于国债期货上市时间还较短,仅能获得一年的交易数据,研究结果可能会不太准确;二是研究内容还有待完善,还有些重要的内容没有涉及。例如国债期货与利率市场的关系、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在资产组合方面的作用,等等。这些内容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做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