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苗耐温度逆境种子引发剂的筛选与生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异常气候的出现,早稻在幼苗时期会遭遇低温冷害,影响幼苗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引起死苗烂秧,最终影响产量与品质。种子引发可能是一种增强水稻温度逆境耐性的化学调控方法。因此,以对低温敏感的早稻华矮21为材料,选用6种不同试剂及其不同的浓度进行引发种子36h,在水培条件下,进行低温(一叶一心期,6℃)或高温(二叶一心期,38℃/30℃)胁迫处理。考察了γ-PGA和其它化学试剂的复合处理的效果,探讨了其在缓解水稻幼苗在低温、高温逆境下的作用效果和生理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试剂最佳引发浓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依据,研究了氮肥运筹对不同穗型小麦烟农19和兰考矮早8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氮肥运筹对不同穗型小麦茎秆倒伏的影响基部第二节间的外径、壁厚、节间充实度等与倒伏密切相关。两种穗型小麦的第二节间外径、茎秆壁厚、机械强度、节间充实度和茎秆抗倒指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氮肥后移增大。多穗型小麦烟农19与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节间形态相比较可以知道,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
功能基因组学是目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小麦部分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验证的进程大大加快。本研究通过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来源于抗白粉病一粒小麦品系TA2033的一个抗病基因类似物RGA2185进行了功能验证。mRNA表达分析表明,RGA2185的表达受白粉菌诱导,在接种后72小时表达丰度最高;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沉默该基因,发现接种叶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感病表型;同时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油菜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回交育种是改良品种个别性状的有效方式,但具有育种年限长的缺点,采用分子标记辅助与回交育种相结合,快速定位目标基因,即达到了改良品种的目的又缩短了育种年限。本试验利用甘蓝型细胞核两对育性基因Ms3和Rf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系9012A,采用三系化配套制种,克服了两系化制种中拔除50%可育株的缺点,通过临保系获得100%的不育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