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侠题材影视剧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类型。武侠剧经历过繁荣期,如今逐渐走向衰落。究其根本原因,除了武侠小说没落,还包括媒介社会变革。本文以据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改编的三部内地作品(2003版《倚天屠龙记》、2009版《倚天屠龙记》、2019版网剧《倚天屠龙记)为例,对比其叙事方式的不同,从媒介结构、受众变化、技术、生产体制方面分析其背后生产语境,以探讨翻拍文本的叙事流变背后究竟受到何种生产语境的影响。本文绪论从经典武侠没落背景出发,梳理武侠剧受众、美学等方面的研究,确立研究目标,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探寻翻拍文本的叙事方式与其生产语境之间的联系。本文分三章来分析《倚天屠龙记》大陆翻拍版本及其生产语境。第一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论述2003版《倚天》以偶像化手段和写实性影像塑造了偶像言情的特征。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在人物设置、矛盾冲突等方面的言情化改编。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消解崇高家国立意,放大爱情主题致使意义浅表化。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从2003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基本情况,即从电影低潮与网络初步发展,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媒介结构概况出发,从受众构成、媒介特征、生产体制方面分析,探讨其对2003《倚天》偶像言情风格的影响。第二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形象角度论述2009版《倚天》复杂性和差异化的人物形象与大气磅礴的视听形象。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通过开场、发现、高潮及叙事时间等设置体现宏大叙事。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对历史气质与家国情怀的突出。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围绕2009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变革,即电影与网络崛起背景下电视“第一媒体”地位发生变化的变革出发,并从受众变化、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方面分析其对2009《倚天》宏大厚重风格的影响,即电视受众变化及数字化技术使电视剧创作朝向宏大厚重,产业体制的逐渐完善使电视剧生产更具精品意识。第三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从形象角度论述2019版网剧《倚天》人物的低龄感与扁平化、视听形象的奇炫化。二是从叙事角度论述其针对“网生代”通过强化情感细节等方式进行改编。三是从观念角度论述其对权谋斗争和出世思想的探讨及对个人成长和现代意识的强化。四是论述其背后生产语境,从2019年中国媒介结构的变革,即电影与网络的繁荣背景下电视面临艰难转型的变革出发,从受众变化、移动媒介技术、产业改革方面分析其对2019版《倚天》“网感”风格的影响,即网剧受众及移动媒介技术使其风格趋向“网感”,产业改革下互联网资本涌入使影视创作格局发生变化。